气充词沛更心虚,万事还宜惜有馀。
陆海潘江潮落处,更无滴水傲沟渠。
气充词沛更心虚,万事还宜惜有馀。
陆海潘江潮落处,更无滴水傲沟渠。
这首诗《论文(其十)》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文学创作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
首句“气充词沛更心虚”,描绘了文学创作时内心的丰富与饱满,同时强调了创作者在情感充沛之时,内心反而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这里的“气充词沛”形容文思如泉涌,充满激情与灵感;“心虚”则意味着在创作中应保持谦逊,不自满,不骄傲。
次句“万事还宜惜有馀”,进一步阐述了生活与创作中的节制与珍惜。无论面对何种事物,都应该懂得珍惜,避免浪费,保持适度。这不仅是对物质资源的提醒,也是对精神财富的珍视,鼓励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学会节制与感恩。
后两句“陆海潘江潮落处,更无滴水傲沟渠”,运用了典故,以“陆海潘江”比喻文才丰富,“潮落处”象征着高潮过后,强调即使在才华横溢之时,也不应轻视平凡或低微的事物。这里将“滴水”与“沟渠”相对比,寓意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应尊重其价值,不应轻易忽视或轻蔑。整句话旨在告诫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保持谦逊,尊重每一个生命和事物的价值。
综上所述,《论文(其十)》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不仅探讨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追求,也触及了人生哲学的层面,鼓励人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
人生百年中,穷通无定迹。
譬如风前花,荣谢亦顷刻。
当时牧牛竖,尊贵谁与敌。
憔悴种瓜翁,乃是封侯客。
丈夫苟得时,粪土成拱璧。
一朝恩宠衰,黄金失颜色。
古今谅皆然,我今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