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格孤高太瘦生,民门霜雪斗晶明。
后开桃李千门满,才染东风便不清。
骨格孤高太瘦生,民门霜雪斗晶明。
后开桃李千门满,才染东风便不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独特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梅花傲寒孤傲的美丽。
“骨格孤高太瘦生”一句,以形象的笔触勾勒出梅树在严寒中的坚挺姿态,“骨格”暗示梅枝的纤细而有力,“孤高”则传达了它超脱于常花之上的独立与高洁。
“民门霜雪斗晶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冬日梅花傲寒的特质。“民门”指的是普通百姓的家门前,通常不会有花朵盛开,“霜雪”营造出一个严冬的氛围,而“斗晶明”则形容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晶莹剔透。
然而,在“后开桃李千门满”一句中,却描绘出了春天到来时,其他花朵如桃李等竞相开放的热闹场景。“千门满”表明了春日里花开得非常繁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花在冬天的孤独与高洁。
最后,“才染东风便不清”一句,则通过对梅花被春风轻拂后香气减弱的描写,再次突出了梅花傲寒的特性。这里的“才染”意味着梅花刚开始受到春风的影响,而“便不清”则表达了它在严冬中独有的清幽香气一旦被温暖的东风触碰,便逐渐消散,失去了那份纯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其他花卉不同季节特性的对比,赞美了梅花坚韧不拔、独具特色的一面。
谷底一墟落,地形如盎盆。
榱题相照耀,其民颇家温。
土风甚于秦,不可借釜甗。
僧屋无陶瓦,剪茅苍竹樊。
借问僧安在,乞饭走诸门。
人鬨鸟乌语,簟凉风水文。
旁有蜂蜜庐,颇闻衙集喧。
将雨蚁争丘,鏖兵复追奔。
红英委凤翼,赤帻峨鸡冠。
汲烹寒泉窟,伐竹古松根。
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
黑云平屋檐,晨夜隔星月。
晓装商旅前,冰底泥活活。
野人攘畔耕,蹇马不能滑。
驼裘惜蒙茸,俱落水塘缺。
孤材小蜗舍,乞火乾履袜。
前登极峥嵘,他日飞鸟没。
寒花委乱草,耐冻鸣风叶。
江形篆平沙,分派回劲笔。
髯弟不俱来,得句漫剞劂。
却望同安城,惟有松郁郁。
遥知浦口晴,诸峰见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