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裘禦霜风,从人笑胡服。
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
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
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
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
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
毡裘禦霜风,从人笑胡服。
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
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
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
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
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北山杂诗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描绘了北方边疆地区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
首句“毡裘御霜风,从人笑胡服”,描绘了边疆地区寒冷的气候和人们穿着厚重的毛皮衣物抵御严寒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边疆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接着,“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两句,通过描述长时间素食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边疆地区可能因资源匮乏而形成的饮食习惯。
接下来,“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描绘了一位年老体弱、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地区老年人生活的艰辛。紧接着,“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老妇人不仅衣食不济,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最后,“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并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他认为,尽管这些人在物质上极度匮乏,但能够生活在天地之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命观,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通过对比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群体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有万菡萏镵青天。
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
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
巨灵运斤凿鬼窍,列缺吐火施神鞭。
遂令后尔万万古,见此错愕难为言。
上疑日车解辔倾侧过,下恐地轴挠动相钩牵。
昨梦寻君拂烟去,有拥芝盖导我前。
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
狂雷砰訇起何处,白龙喷薄飞层巅。
熊蹲豹掷,若怒若啼。霞明雾涌,倏闪倏开。
重重掩掩,变幻不可以极兮,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
南望海水不满杯,湾环下绕山足来。
仰攀玉女驾,笑踏飞鸾低。
群仙集倒影,杂佩中徘徊。
耸身直上浩无际,海月正挂吹箫台。
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鸡。
蘧蘧惊觉在枕席,但闻落叶如雨风凄凄。
君来谢我欲西迈,惜此不及穷扶携。
我知君身有灵气,世上尘土胡能迷。
推仁泽物本我事,成功敛退真奇哉。
碧桃花发俟君到,勿使引领双眉摧。
《雁荡吟送秦文学还吴》【元·陈德永】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有万菡萏镵青天。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巨灵运斤凿鬼窍,列缺吐火施神鞭。遂令后尔万万古,见此错愕难为言。上疑日车解辔倾侧过,下恐地轴挠动相钩牵。昨梦寻君拂烟去,有拥芝盖导我前。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狂雷砰訇起何处,白龙喷薄飞层巅。熊蹲豹掷,若怒若啼。霞明雾涌,倏闪倏开。重重掩掩,变幻不可以极兮,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南望海水不满杯,湾环下绕山足来。仰攀玉女驾,笑踏飞鸾低。群仙集倒影,杂佩中徘徊。耸身直上浩无际,海月正挂吹箫台。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鸡。蘧蘧惊觉在枕席,但闻落叶如雨风凄凄。君来谢我欲西迈,惜此不及穷扶携。我知君身有灵气,世上尘土胡能迷。推仁泽物本我事,成功敛退真奇哉。碧桃花发俟君到,勿使引领双眉摧。
https://shici.929r.com/shici/GSUaU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