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霜风叶满庭,黄花三径尽飘零。
山房不放秋光去,犹折残枝插胆瓶。
一夜霜风叶满庭,黄花三径尽飘零。
山房不放秋光去,犹折残枝插胆瓶。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居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一夜霜风叶满庭”,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秋夜的寒风凛冽,满地落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黄花三径尽飘零”一句,将视角转向庭院中的菊花,虽已凋零,却依然坚韧地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季节的更迭。菊花的飘零不仅映衬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山房不放秋光去”,这一句充满了诗意的转折,似乎在说山房主人并不愿意让秋天的景色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最后,“犹折残枝插胆瓶”则以具体的行为动作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也是对主题的升华。折取残枝插入胆瓶,不仅是一种审美上的享受,更是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即使面对衰败,也要寻找美,珍惜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濯锦坊空,湔裙节近,浣纱人正娟娟。
一角青溪,难忘旧日裳褰。
纤腰半折禁风柳,又柔荑、低浸春寒。
泪痕多,万一相思,流到天边。
西施老去吴宫冷,只双颦眉黛,憔悴如烟。
锦样归帆,信音隔断年年。
侬心欲化江干石,便丝丝、黏上缠绵。
怕郎心,却似伊顽,不解相怜。
麟带黏云,蝉鬟约雾,玉宇微茫春暖。
明妆淡月认飞魂,试霓裳怨歌应倦。婵娟再转。
已昨夜星辰梦断。翠嚬深,恨笑啼圆缺,迷离箫管。
幽怀远。碧海青天,慢傍瑶瑟怨。
便依灵药谢芳尘,怕冥冥劫胎难换。
霜痕瘦损,剩漂泊高寒谁伴。
尽回肠,又看珠帘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