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开篇“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写出了诗人在深山中漫步,只有一条小路伸向西边的岩石,而他年事已高,但依然对远行充满热情。
接下来的“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则通过龙在石潭听夜雨和大雁在沙洲移动观察秋天的潮汐,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
中间两句“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描绘了古旧经书因潮湿而字迹模糊,以及佛教经卷上的香气被风吹散,文字也随之褪化,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寺院的陈旧与静谧,也反映出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哲理。
最后,“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旅程中的迷茫和未知,以一丝自嘲之情,继续在无尽的山水之间探寻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道路选择的一种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