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
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
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
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
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
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
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哭李清卿侍郎(其三)》。诗中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怀念和哀悼,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忠义之士的崇敬。
“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远而持久的恩泽,这份恩泽让人们心存感激,不仅限于个人,更能转移到对国家和君王的忠诚。
“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 作者表达了对过往没有预见到灾难来临的遗憾,以及对于现在痛恨无知时局的深切情感。
“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 即便国家已经破碎,但忠诚和正义之言仍旧充满力量,哪怕是面对死亡,士人也不会有半点背离自己的信念。
“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诗人的作品比作千年流传的青草,象征着文学和精神遗产将永远发扬光大。同时,“昭代”一词强调了这种美好的言辞能够启示后世。
整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传承。在这里,王洋通过对李清卿侍郎之死的悼念,表达了自己对于忠义、文学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泻此长江流,终难罄吾泪。
区区纸上言,曾何尽汝意?
屏在汝所依,衾在汝所睡。
胡为我独凭,胡为我独寐?
瘦苔缘砌赪,断篁不能翠。
一燕晨相依,孤灯夕相对。
如知鳏也艰,轻别往徒悔。
以诗告汝魂,当知我心愦。
上戴为苍穹,下履为大块。
自斯六合中,形影两茫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