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真如鸟托林,无端郁思入沈森。
浮天海阔黄云幻,蔽野山荒白日阴。
好与生灵持旦气,谁忘危难捡宵心。
女媭未捣春衣练,莫向墙隅弃敝砧。
身世真如鸟托林,无端郁思入沈森。
浮天海阔黄云幻,蔽野山荒白日阴。
好与生灵持旦气,谁忘危难捡宵心。
女媭未捣春衣练,莫向墙隅弃敝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世间的孤独与深沉思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首联“身世真如鸟托林,无端郁思入沈森”以鸟儿寄托于林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这种情绪深入到深邃的森林之中,隐喻着诗人深沉的思考和情感的复杂性。
颔联“浮天海阔黄云幻,蔽野山荒白日阴”运用广阔的自然景观来比喻广阔的社会背景,黄云变幻象征着社会的多变与复杂,而荒山遮蔽白日则暗示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不公。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颈联“好与生灵持旦气,谁忘危难捡宵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的追求,希望为生灵带来光明和希望,同时也反思在危难时刻,人们是否能保持清醒和勇敢的心。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尾联“女媭未捣春衣练,莫向墙隅弃敝砧”以古代妇女捣衣的场景为喻,女媭(媭是古代对女性的称呼)未完成春衣的制作,意味着还有未完成的责任和任务。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在困境中放弃希望和努力,即使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要坚持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道德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新秋意无聊,多病时畏晚。
出门尘埃隔,扶杖行步蹇。
虽闻一城居,邈有千里远。
风雨思鸡鸣,幽怀固缱绻。
食贫非余病,学道与时反。
悲歌空相望,不复能裹饭。
泛滥诚易挹,俊贤噬肯留。
愧君殊邂逅,卒岁能优游。
会心到稽吕,访古穷嬴刘。
谁令春风来,翩翩动归舟。
千里在明发,一樽成献酬。
江湖望魏阙,离思空悠悠。
献岁涉重江,仲春安我居。
众物已熙熙,新花生绕庐。
解装慰羁旅,置此琴与书。
稍稍道吾真,幽襟得轩虚。
颇闻兰陵俗,尚有荀卿馀。
文章幸仰止,夙好今欲摅。
膏雨复应候,带经得耕锄。
歌成拟焱氏,赋就期相如。
出处方自尔,名声亦从渠。
无烦畏礨民,屑屑俎豆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