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石双星下翠微,忽看移入小岩扉。
灵光夜静归山径,翠影秋寒上拂衣。
滇海始知鲸欲动,零陵不独燕能飞。
只今五色曾何补,自采奇峰筑钓矶。
锦石双星下翠微,忽看移入小岩扉。
灵光夜静归山径,翠影秋寒上拂衣。
滇海始知鲸欲动,零陵不独燕能飞。
只今五色曾何补,自采奇峰筑钓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鲁应龙所作的《题陈山飞星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石奇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首句“锦石双星下翠微”形象地刻画了飞星石如同天上的星星落入青翠山峦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接下来,“忽看移入小岩扉”进一步描绘了飞星石突然进入岩洞的瞬间,给人以惊奇之感。诗人通过“灵光夜静归山径”和“翠影秋寒上拂衣”,展现了夜晚山径中飞星石散发出的幽光,以及在秋寒中投下的婆娑影子,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清冷的氛围。
“滇海始知鲸欲动,零陵不独燕能飞”两句运用比喻,暗示飞星石的非凡气势,即使在滇海这样的广阔之地也能引发想象,而在零陵这样的寻常之地,它也能吸引燕子翩翩起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飞星石的赞美和惊叹。
最后,“只今五色曾何补,自采奇峰筑钓矶”揭示了诗人对于飞星石价值的认识,虽然它色彩斑斓,但更珍贵的是其内在的自然之美和激发人们想象力的力量,因此,他宁愿亲自采集奇峰,只为建造一个供人欣赏和沉思的钓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飞星石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含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杞梓非凡材,骐騄非凡马。
朴樕不入公输门,赏骏岂无伯乐者。
龙泉真宝剑,焦尾亦名琴。
张华有眼识紫气,子期解听流水音。
凡物时为之否泰,横宝在道众所爱。
十年读书得一友,送之西征吾意快。
梅花馨,雪花明,仙霞直上逼云津。
别君不作儿女语,万卷诗书早致身。
柳绵飞,榆荚舞,软红尘中花如雨。
逢君一笑上青楼,破费黄金买金缕。
那时君已在瀛洲,而我正为京华游。
便教后举入黄甲,早是输君此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