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云仰之谓予有随轩人作无真诗诮仰之用前韵》
《叶云仰之谓予有随轩人作无真诗诮仰之用前韵》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方外参军语太赊,文茵萋斐锦成霞。

齐王国印封韩信,古战场文识李华。

不醉而狂乌变白,以无为有舌生花。

嚇燕书自何人计,只问军中李左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únyǎngzhīwèiyǒusuíxuānrénzuòzhēnshīqiàoyǎngzhīyòngqiányùn
sòng / wángyáng

fāngwàicānjūntàishēwényīnfěijǐnchéngxiá

wángguóyìnfēnghánxìnzhànchǎngwénshíhuá

zuìérkuángbiànbáiwèiyǒushēnghuā

chīyànshūrénzhīwènjūnzhōngzuǒchē

翻译
方外参军的话语过于深奥,锦绣般的文采如云霞般绚丽。
如同齐王封赏韩信的国印,战场上也能辨识出李华的笔墨风采。
未饮酒却狂态毕露,言语如花,乌鸦竟变白。
令人惊讶的燕书出自何人之手?只须询问军中的李左车即可解答。
注释
方外:指超脱世俗的。
参军:古代官职,此处指文人。
赊:深奥,难以理解。
文茵:比喻文采出众。
萋斐:形容文采纷呈。
国印:象征权力的印章。
韩信:古代名将,此处比喻人才。
李华:借代文人,以其名字代指才华。
乌变白:形容人的狂态或酒后失态。
舌生花:形容言辞华丽,有说服力。
何人计:出自何人之手。
李左车:历史上的军事谋略家,此处可能指代智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通过对比古今、借鉴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抒发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看法。全诗围绕着“无真”这一概念展开。

方外参军语太赊,文茵萋斐锦成霞。

这里指的是诗人叶云仰之,他的文章如同古代名将韩信手中的国印一样权威,但又带有一种过分铺张、华丽的风格。"文茵"可能是对他文章华美细致的描述。

齐王国印封韩信,古战场文识李华。

这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著名将领韩信和李靖(字李华),强调了叶云仰之在文学上的地位。韩信曾被赐予国印,象征着他手中的权力;而李靖则以其文笔征服古战场,显示出他的才华。

不醉而狂乌变白,以无为有舌生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叶云仰之的批评。他虽然没有喝酒,但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狂”状态。"乌变白"可能是指黑暗变成了光明,或者是一种超乎常理的事物转换。"以无为有舌生花"则是在讽刺他过度装饰自己的语言,好像不经意间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嚇燕书自何人计, 只问军中李左车。

这两句诗引入了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张良(字子房),他的“嚈燕书”是智谋之计。"只问军中李左车"则是在询问,在这个充满策略和智谋的战场中,是否还有像古代名将李靖那样的英杰存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叶云仰之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批评,认为他过于注重华丽词藻而缺乏真实内容。同时,诗人也在寻求真正能够像古代英雄那样拥有智慧和才华的人。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广东秋教致语口号

清秋大试斧寻柯,噭咷谁言用楚歌。

帅阃威名传籍籍,使台材业办多多。

兵机总是师黄石,酒令同看卷白波。

见说邻偷蜂蚁聚,远闻军政已投戈。

(0)

会肇庆新守乐语口号

元戎好客过当时,喜报江头鹢首飞。

款曲西宾香作阵,安排南食妓分围。

甘醪不必金貂换,清话频看玉麈挥。

祇隔嵩台衣带水,未须轻赋醉言归。

(0)

参议弟挽诗

新筑久同隐,崇桃存旧栽。

壶中春漫别,花下我频来。

议幕三年隔,丧舟千里回。

琴亡情话绝,泪落有馀哀。

(0)

周尚书挽诗二首·其二

忆昨登瀛日,官曹幸接联。

再来闻国论,及见上经筵。

渊识窥灵宪,嘉谟凑细旃。

生刍千里奠,觅句一潸然。

(0)

向通判挽诗二首·其二

里社承颜旧,情非数面亲。

令名高月旦,和气蔼阳春。

乍阔谈挥麈,俄惊冢卧麟。

濡毫记遗事,顾我不如人。

(0)

杂咏下.蒲萄

虺蔓奋长须,累累明月珠。

休传酿酒法,万一误分符。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