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交别我久,杳杳秋复春。
夜梦接裳衣,粲若相知新。
再拜吐中素,悔此离索因。
问讯及妻孥,互荅各有申。
执手不须臾,倏判越与秦。
自顾形貌衰,今昔成两人。
希古负夙志,千载感悲辛。
不虞道阻艰,焉辞身贱贫。
时过意不称,未见肫肫仁。
前期几短长,何以报情亲。
披衣起中夜,鸡鸣天欲晨。
故交别我久,杳杳秋复春。
夜梦接裳衣,粲若相知新。
再拜吐中素,悔此离索因。
问讯及妻孥,互荅各有申。
执手不须臾,倏判越与秦。
自顾形貌衰,今昔成两人。
希古负夙志,千载感悲辛。
不虞道阻艰,焉辞身贱贫。
时过意不称,未见肫肫仁。
前期几短长,何以报情亲。
披衣起中夜,鸡鸣天欲晨。
这首诗《晨述》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与分别后的不舍。
首句“故交别我久,杳杳秋复春”点出诗人与老友分别已久,时间跨越了秋天到春天,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相聚的不易。接着,“夜梦接裳衣,粲若相知新”描述诗人夜晚梦见与老友相见的情景,梦境中的欢聚如同初次相识般新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再拜吐中素,悔此离索因”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分别的后悔,以及对再次相见的感激之情。“问讯及妻孥,互荅各有申”则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不仅关心彼此,还牵挂着对方的家庭成员,显示出真挚的人际关系。
“执手不须臾,倏判越与秦”写出了分别时的短暂与不舍,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但又不得不面对分别的现实。“自顾形貌衰,今昔成两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与老友重逢时心境的变化。
“希古负夙志,千载感悲辛”流露出诗人对古代贤士的向往与自己未能实现志向的遗憾,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不虞道阻艰,焉辞身贱贫”表明了诗人面对困难与贫穷时的坚韧与不屈。
“时过意不称,未见肫肫仁”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中理想与现实不符的无奈,以及对真诚仁爱的渴望。“前期几短长,何以报情亲”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如何回报深情老友的思考。
最后,“披衣起中夜,鸡鸣天欲晨”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披衣而起,直到鸡鸣天亮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回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