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篝灯纺读图》
《题篝灯纺读图》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古风

我生十月孤,廿六母见背。

与君生略同,披图泪先坠。

八岁我受书,夜窗烛如晦。

我读辄不忘,母命再促睡。

程课乐有馀,纵性笞不贷。

孤儿今日身,母心当日碎。

以君孤苦年,视我尤蓰倍。

君能体母心,母劳乃汝爱。

温严皆母恩,恩状岂可绘。

儿兮手中编,母兮机上泪。

萧萧城北庐,风木作青黛。

(0)
翻译
我出生在十月,孤独无依,二十六岁时母亲离世。
我们的生活经历相似,看到画卷就想起她,不禁泪流满面。
八岁时开始读书,夜晚窗前烛光昏暗。
我读书过目不忘,母亲催促我早点休息。
学业顺利,即使偶尔淘气,母亲也宽容不责罚。
如今我成了孤儿,母亲当年的心一定碎了。
你因早年的孤苦,感受比我更深五倍。
你能体会母亲的辛劳,她的付出就是你的爱。
温暖和严格都是母爱的表现,无法用言语描绘。
孩子啊,这是你的书卷,母亲在织布机上流下的泪水。
城北的茅屋中,风声木叶声如墨色般深沉。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
孤:孤独。
背:去世。
略同:大致相同。
披图:看画。
泪先坠:泪流不止。
八岁:年龄。
受书:开始读书。
如晦:形容光线昏暗。
辄不忘:过目不忘。
再促睡:再次催促睡觉。
程课:学业。
纵性:任性的行为。
笞:鞭打。
孤儿:失去父母的孩子。
母心:母亲的心。
碎:破碎。
尤蓰倍:更加五倍。
体:体会。
母劳:母亲的辛劳。
汝爱:你的爱。
温严:温暖与严格。
恩状:母爱的样子。
儿兮:孩子啊。
编:书卷。
机上泪:织布机上的泪水。
萧萧:形容风声。
风木:风吹树木。
青黛:深绿色。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所作的《题篝灯纺读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诗人自述早年丧母,与诗中的“君”命运相似,都曾在烛光下刻苦读书。母亲严格要求,虽有时责罚,但其背后的爱心和期望让诗人铭记在心。诗人感慨,母亲当年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远超过自己今日的孤苦,而这份母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如手中的书籍和机上的泪水。最后,诗人通过“风木作青黛”的景象,描绘出母亲离世后凄凉的环境,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哀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母子深情,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峡中即事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0)

贞女峡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0)

赠友人

莫嫌谈笑与经过,却恐闲多病亦多。

若遣心中无一事,不知争奈日长何。

(0)

建溪滩波心目惊眩余平生溺奇境今则畏怯不暇因书二十八字

长贪山水羡渔樵,自笑扬鞭趁早朝。

今日建溪惊恐后,李将军画也须烧。

(0)

咏安仁宰捣蒜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

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

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

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0)

昆明池水战词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

赤帝龙孙鳞甲怒,临流一盼生阴风。

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

溟池海浦俱喧豗,青帜白旌相次来。

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

渺莽残阳钓艇归,绿头江鸭眠沙草。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