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乞炭于冯孔武再用前韵》
《乞炭于冯孔武再用前韵》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君不见元光河决愁从臣,天子有诏皆负薪。

当时实炭知几畚,下与鱼鳖争生人。

孰知木黔善制水,火出木尽全其真。

一朝入火纵粉骨,曲身得煖龙蛇伸。

成亏等作万世计,肯与胡僧推劫尘。

我欲诙谐与作传,上继毛颖追获麟。

日烧昆崙十挺指,惜哉黔也非吾亲。

穷朝破灶郁烟烬,青唇黑腕羞比邻。

谁能舆致送煖热,坐使有脚歌阳春。

将军羔酒空作梦,十年未有今年贫。

(0)
翻译
你没看见元光年间黄河决堤,百姓愁苦,天子下令所有人砍柴以备取暖。
那时人们真的只知道用木炭,连鱼鳖都争夺着生存的空间。
谁知道木头能巧妙地控制洪水,即使燃烧殆尽,木的本质依然保留。
一旦投入火焰,即使粉身碎骨,弯曲的身体也能因温暖舒展。
盈亏的道理被世人视为长远之计,谁会像和尚那样看淡世间变迁。
我想用诙谐的方式写下这段故事,延续毛笔的传奇,追寻麒麟的踪迹。
每日太阳炙烤昆仑山,我的手指如同十挺柴火,可惜黔木并非我亲近的材料。
贫困的早晨,破败的炉灶只剩烟尘,我羞于与邻居相比。
谁能将温暖送到每个角落,让无脚者也能歌唱春天。
将军虽有羔羊美酒的梦想,但十年来始终贫穷,今年尤为严重。
注释
元光:汉武帝时期的年号。
河决:黄河决口。
炭:木炭。
鱼鳖:比喻底层人民。
木黔:可能指某种木材。
劫尘:世事变迁的尘埃。
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借指文人。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高山,象征高远。
青唇黑腕:形容女子肤色。
阳春:温暖的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乞炭于冯孔武再用前韵》,通过元光河决的典故,描绘了皇帝为救灾而征召百姓伐木烧炭的情景。诗人借木炭的制作过程,赞美了冯孔武的贡献,说他如同木炭在烈火中得以升华,即使牺牲自己也能带来温暖。然而,诗人感叹自己与冯孔武关系疏远,无法像毛颖(毛笔)那样传承其美德,只能感慨万分。最后,诗人以将军未能实现给予温暖的愿望,以及自己的贫困生活作结,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对冯孔武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讽刺意味。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宿庄家二首·其二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踰陂。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0)

读史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

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

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

(0)

真母吴氏挽词二首·其一

系出自华宗,来嫔隐约中。

贫能安苦节,贵愈积阴功。

立志如欧母,生儿似富公。

如闻新窆处,神告在溪东。

(0)

敖茂才论诗

诗道不胜玄,难于问性天。

莫求邻媪诵,姑付后儒笺。

至质翻如俚,尤癯始似仙。

吾非肝肺异,先得子同然。

(0)

挽郭处士

昔闻东郭先生者,处士宁非是远孙。

空有新诗喧一邑,竟无明诏老孤村。

雷琴酷爱应同殉,草字尤工惜不存。

复说归从葱岭去,骚成何路可招魂。

(0)

哭孙季蕃二首·其一

岁晚湖山寄幅巾,浩然不见两眉颦。

看花李益无同伴,顾曲周郎有后身。

厚禄殷勤营葬地,隐君欢喜得吟邻。

看来造物于君厚,判断风光七十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