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未为奇骨最奇,透明玛瑙碎琉璃。
老饕不奈残牙齿,却爱桃花软玉脂。
肉未为奇骨最奇,透明玛瑙碎琉璃。
老饕不奈残牙齿,却爱桃花软玉脂。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李监四物各以一绝答之·鲟鱼》。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独到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肉未为奇骨最奇,透明玛瑙碎琉璃。"
这两句从视觉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肉”指的是鱼肉,“骨”则是指鱼骨。诗人通过对比鲜美的鱼肉和坚硬的鱼骨,表达了对食物质感的独特体验。“透明玛瑙碎琉璃”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质地的描绘,玛瑙(玉石的一种)和琉璃(一种宝石)都是珍贵而坚硬的材料,但在这里却被形容为“透明”且能被“碎”,突显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老饕不奈残牙齿,卻爱桃花软玉脂。"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食物的另一种感受。“老饕”指的是喜欢美食的人,而“不奈”意味着无法忍耐。“残牙齿”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难以咀嚼的情况,但诗人却偏爱“桃花软玉脂”,这里的“桃花”可能是指桃花酱或桃花糕之类,而“软玉脂”则是一种柔滑细腻如玉般质感的食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在面对食物时的挑剔与偏爱。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事物对比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观点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受。
不畏江南百万兵,祇畏江南陈化成。
将军爱兵如爱子,八百背嵬拌一死。
比年粤海与浙东,强敌寇边且内讧。
赖有将军振威武,江南按堵无所苦。
长溪一战虏气豪,将军久置靴中刀。
海氛渐逼吴淞镇,犹畏将军不敢进。
将军一呼健卒兴,騞然万炮交飞腾。
海上游魂鱼在釜,军溃城中忽无主。
将军孤注无所依,马革裹尸血满衣。
愚民尚倚将军力,夜半喧传公破敌。
摇摇箕尾烂有光,可怜亦在南斗旁。
北风彻骨大地寒,同云四布天漫漫。
武人东征马不进,狐裘貂帽相盘桓。
玉龙衙衙六花舞,未到天明盈尺五。
牙旗半卷冻不翻,白战无声寂桴鼓。
明州城头冻雀飞,姑苏台上乌夜啼。
吴姬沈醉尚歌舞,健儿执戟寒且饥。
斯时龙公战未息,海水掀作琉璃碧。
毒雾遥连鳖子亹,明珠照彻鲛人宅。
羊羔美酒花冥冥,春风早入沧浪亭。
谁何献策毋乱行,吁嗟李愬方治兵。
昔年秋雨邀投宿,今年春风馈食肉。
如许交情久勿衰,世情何故日翻覆。
畅行西学搅中原,今古划然成两局。
推求至理甚平常,天运从来鲜重复。
不论世情论交情,四十年前曾共读。
河梁分手几星霜,一幅新图天上落。
披图省识图中人,犹是书生真面目。
官冷如冰身不羁,梦回未许黄粱熟。
溪头杨柳渡头船,呼到小奚供汤沐。
天宽地阔任啸歌,世外徜徉消清福。
一棹归来带有春,想是毗陵春扇足。
六籍胡为轻废置,平地骇闻风波恶。
勿弃旧时老弟兄,携余中遁愚公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