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西溪三百曲,忽开天镜晚晴中。
仙山楼阁无限好,碧海银河何处通。
落日千峰横紫翠,中流一叶在虚空。
时无小李将军手,奇景当前付散翁。
行尽西溪三百曲,忽开天镜晚晴中。
仙山楼阁无限好,碧海银河何处通。
落日千峰横紫翠,中流一叶在虚空。
时无小李将军手,奇景当前付散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溪后,傍晚时分返回湖上所见的绝美景色。诗中的“行尽西溪三百曲”展现了西溪蜿蜒曲折的自然之美,“忽开天镜晚晴中”则描绘了夕阳映照下湖面如明镜般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美。
接下来的“仙山楼阁无限好,碧海银河何处通”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眼前的景致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画面以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超越现实的美好。
“落日千峰横紫翠,中流一叶在虚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千峰染上了紫色和翠绿色,湖面上漂浮着一片小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时无小李将军手,奇景当前付散翁”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诗人感叹当下的景象虽美,却无人能如唐代画家李思训(小李将军)般将其完美捕捉和描绘。这里的“散翁”可能是诗人自指,意味着这样的奇景只能由诗人自己来欣赏和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西溪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表达。
宿雨初乾,舞梢烟瘦金丝袅。
嫩云扶日做新晴,旧碧寻芳草。幽径兰芽尚小。
怪今年、春归太早。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
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
粉团香阵拥诗仙,战退春寒峭。现乐歌弹闹晓。
宴亲宾、团栾同笑。醉归时候,月过珠楼,参横蓬岛。
东皇喜我出,恐无赋诗题。
夜呼姑射仙,尽把雪覆泥。
迎晨倚户观,冻雀恋树栖。
霙疏杂霰湿,未暇平高低。
体物非所长,意荡著语稽。
收兴入舆幔,护寒拥裘绨。
迢遥下溪步,登舟藓桥西。
摇兀略坐定,橹声已缘堤。
客船与渔篷,渐远离排挤。
皓色山上见,素光水中迷。
隔路望小家,绯桃筱枝齐。
茅檐果自乐,何必深堂闺。
春郊正须游,带酒寻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