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每爱燕公句,奇巧休誇苏福灯。
大地都来成不夜,小参谁复得相应。
清新每爱燕公句,奇巧休誇苏福灯。
大地都来成不夜,小参谁复得相应。
此诗《上元夜灯火词(其二)》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展现了他对元宵节灯火辉煌景象的独特感受与赞美。
首句“清新每爱燕公句”,表达了诗人对燕公(燕公是唐朝著名诗人,此处泛指古代文人雅士)诗句的欣赏,认为其作品清新脱俗,充满诗意。诗人以此开篇,流露出对古代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次句“奇巧休夸苏福灯”,则转向对元宵节灯火的描述。苏福灯,可能是指一种精巧的灯笼或灯饰,这里诗人以“奇巧”来形容元宵节灯火的繁复与美丽,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这种传统节日装饰的赞叹。
接着,“大地都来成不夜”,描绘了元宵节之夜,整个大地都被灯火照亮,仿佛变成了一个不夜城。这一句不仅突出了节日的热闹氛围,也体现了人们对光明和欢乐的向往。
最后,“小参谁复得相应”,可能是在感慨在这样的盛大的节日夜晚,能够找到心灵共鸣的人或许不多。这句诗既是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反思,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思考,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元宵节的灯火、热闹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蕴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