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溪流尔许深,枕堤楼阁静沉沉。
暂来殊郁登临恨,欲别难禁去住心。
倚槛乍离桥百尺,系船犹恋柳千寻。
黄昏最喜林端月,影掠波寒彻底金。
雨后溪流尔许深,枕堤楼阁静沉沉。
暂来殊郁登临恨,欲别难禁去住心。
倚槛乍离桥百尺,系船犹恋柳千寻。
黄昏最喜林端月,影掠波寒彻底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水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即将离去之地的不舍。开篇“雨后溪流尔许深”与“枕堤楼阁静沉沉”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雨后的宁静山谷图,溪水因雨而变得更加清澈且深邃,而远处的楼阁则在静谧中显得格外突出。
“暂来殊郁登临恨,欲别难禁去住心”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这片景色的依恋之情。虽是暂时来此,却因美景所触动而生出离别的不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感。
“倚槛乍离桥百尺,系船犹恋柳千寻”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离开之际的依依不舍。站在高处的栏杆旁,看着即将远去的桥和水面,以及那些如丝缕般垂挂的柳枝,都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
最后,“黄昏最喜林端月,影掠波寒彻底金”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黄昏时分山林间月色与水光交辉景象的喜爱。月光在林梢间投下斑驳的影子,与波光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既冷冽又纯净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切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
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
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
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
嗟予独何人,偶尔未见鬼。
自度如许衰,宁久红尘里。
念此梦幻身,谁能保终始。
失者虽或非,得亦未为是。
死者固可悲,生亦不足喜。
幸然已挂冠,万事不到耳。
何妨日凭栏,乐此佳山水。
仍更日开尊,赏此新桃李。
时时命歌童,唱个陶真理。
倘或未溘然,亦足娱暮齿。
老子年来百念灰,尚怀月观与风台。
良辰只恐转头过,好景还欣入眼来。
几席坐穷千里胜,轩窗高揖四山开。
公余不厌频登眺,要伴诸君醉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