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
萧何买田宅,更要汉祖知。
结绳可息争,书契计已痴。
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
曾参杀人谤,三至母信移。
君臣不易逢,终始贵难离。
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
萧何买田宅,更要汉祖知。
结绳可息争,书契计已痴。
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
曾参杀人谤,三至母信移。
君臣不易逢,终始贵难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开篇即以吴起、萧何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果断与明智。"弃骨肉"指吴起不顾亲情之阻,决绝旧关系;"买田宅"则是萧何用财物稳固自己的地位,以示汉祖。
接着诗人描写结绳和书契,这两种行为象征着古人之间的约定与信守。然而,人的心思复杂多变,难以捉摸,因此"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表达了诗人对人性不定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曾参杀人以明正义,三次上书请求宽恕,其母信守儿子的教诲,不再轻易相信世间之事。最后两句"君臣不易逢,终始贵难离"则是对君主与臣子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指出双方的遇合和分离都是命运所致,需要珍惜彼此。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人性复杂多变、忠信守约以及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诗人的笔触沉稳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其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文学才华。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恐未歌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向闲庭散步,忘今夕,是何年。
听犬吠鸡鸣,始知自己,身在尘寰。
苍天。
黝然不语,闪万千、星眼看人间。
何处璚楼玉宇,几番沧海桑田。
庄严。
依旧是平凡。
冬去又春还。
问小立因谁,深宵露冷,不记衣单。
开残。
小梅数朵,剩离离、枝上着微酸。
病里生机尚在,无人说似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