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残雪尽,春意满东郊。
嫩绿开池面,深红点杏梢。
山晴添远霭,鸦暖认危巢。
正是芳时病,吟莺似见嘲。
朝来残雪尽,春意满东郊。
嫩绿开池面,深红点杏梢。
山晴添远霭,鸦暖认危巢。
正是芳时病,吟莺似见嘲。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雪后初晴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自然变化和生命气息。
首句“朝来残雪尽”简洁明快,描绘了清晨雪融的情景,暗示着冬日的结束和新生命的开始。接着,“春意满东郊”一句,直接点明主题,春意盎然,充满希望与生机。
“嫩绿开池面,深红点杏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池塘边新生的嫩绿与杏树上绽放的深红,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
“山晴添远霭,鸦暖认危巢”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山间云雾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更加悠远,乌鸦在温暖的阳光下寻找着自己的巢穴,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正是芳时病,吟莺似见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吟唱的黄莺似乎在嘲笑他的病体,不能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季节,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健康以及美好时光的深切感悟。
朝狂饮百觞,暮狂饮千钟。
恨客只说樊少翁,怪君何招盖次公。
立谈一语咸失欢,醉乡天地何能宽。
醒时颇知客颜色,兀兀一尊移向壁。
酒狂于我不可当,一月不出蓬蒿堂。
读书只欲究世务,放笔安肯为词章。
胸中之奇亦思吐,意欲上书丞相府。
直将心迹寄青云,不用头颅入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