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
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两句,设置了一个幽静自然的环境,茅屋、松竹和山翁都是山居生活的象征,而“时挈酒相寻”则透露出隐士之间的情谊和纯朴的交往方式。
接下来的“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毫不关心,只是沉醉于自己的山居生活之中。这里,“白头”象征着年老,隐含着诗人对世俗的淡然和自己选择的坚守。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月在钓潭秋睡重”给人以宁静与深远之感,而“云横樵径野情深”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平和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尽管看似平淡,但其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忠孝节义事,史传志乘详。
咏叹兴感易,重此歌诗章。
所以载笔者,联珠标群芳。
英辞鼓正气,岂惟阐幽光。
往古难尽数,断自今虞唐。
醇化二百载,盛碑碣祠坊。
但计歌诗篇,万首罗琳琅。
所见择尤雅,阙者待补亡。
一读一击节,其气至大刚。
比日星河岳,如芝兰鸾皇。
教痒塾妇孺,播管弦宫商。
油然孝弟生,幡然顽懦良。
胜彼志传文,长吟沁肝肠。
愿传万本读,振世扶纲常。
夜火出深巷,寒犬知人行。
隐隐市阛闭,近郭闻疏更。
遥钟堕寥廓,一白凉烟生。
到门人影湿,素月流无声。
虚堂坐飘忽,款语含凄清。
静极不知永,孤镫如有情。
忘言结古欢,醇酎相与倾。
方欣寤歌适,屋角晨鸡鸣。
逾岭身更轻,疾下忽如坠。
俯指莲师龛,窈然落深翠。
以竹为之天,日色不到地。
僧房如蜂房,遍向深岩缀。
修笕鸣斋厨,净香发经笥。
未离簪组身,焉谢烹炮味。
普救遍众生,儒佛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