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憎杨柳性柔邪。才见东风舞未涯。
土长根生何太易,豫章七岁始萌芽。
生憎杨柳性柔邪。才见东风舞未涯。
土长根生何太易,豫章七岁始萌芽。
这首诗以杨柳为题,描绘了杨柳在春风中轻盈起舞的景象,同时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杨柳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首句“生憎杨柳性柔邪”,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对杨柳的柔弱特性表示了一种微妙的不满或戏谑,似乎在说:难道杨柳就只能是柔弱的吗?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突出了杨柳的柔美,又为其后展现的坚韧生命力埋下了伏笔。
次句“才见东风舞未涯”,紧承上句,通过“东风”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风吹拂下杨柳翩翩起舞的情景,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舞未涯”则暗示了这种舞蹈的持续性和无尽性,仿佛杨柳的舞姿永不停歇,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接下来,“土长根生何太易”,诗人转向对杨柳生长过程的赞叹。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赞美了杨柳在土壤中迅速扎根、生长的能力,更是在暗喻人或事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一切障碍,实现自我成长与壮大。
最后一句“豫章七岁始萌芽”,以豫章(一种树名)为例,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成长的不易。豫章需要七年时间才能萌发新芽,这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漫长,同时也凸显了杨柳在生长过程中展现出的非凡韧性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杨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更蕴含了对生命力量的深刻思考和赞美。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传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裈裤。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祛。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十鼓千秋石,桥门列俨然。
功应昭羽猎,世得纪成宣。
想像于岐日,宁论入洛年。
法书存断画,大雅在残篇。
色起云霞绚,光争日月悬。
依棂星自聚,照水璧犹联。
呵护诸生重,临摹博士专。
长同夔乐典,岂羡汉经传。
后作知难及,他山可罢镌。
子云徒晓事,白首献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