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生至孝。乡国人争道。身既隐,亲将耄。
鸳雏依膝下,瑞映金光草。
五十载慈颜,今日方成笑。殊有超宗肖。
骨相生来好。竹马戏,斑衣导。
骅骝驰上苑,圭璧登天庙。
羡只羡重堂,百岁九熊教。
袁生至孝。乡国人争道。身既隐,亲将耄。
鸳雏依膝下,瑞映金光草。
五十载慈颜,今日方成笑。殊有超宗肖。
骨相生来好。竹马戏,斑衣导。
骅骝驰上苑,圭璧登天庙。
羡只羡重堂,百岁九熊教。
此诗颂扬了袁生至孝的美德,描绘了他与年迈双亲的温馨场景。开篇“袁生至孝”四字便点明主题,随后“乡国人争道”一句,以众人争相表达敬意的场景,烘托出袁生孝行的深远影响。接着,“身既隐,亲将耄”,描述了袁生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而隐居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其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鸳雏依膝下,瑞映金光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袁生比作守护在父母身边的鸳鸯雏鸟,金光草则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接下来,“五十载慈颜,今日方成笑”表达了袁生侍奉父母长达五十年之久,终于在今天看到了父母的笑容,这一幕充满了感动与欣慰。
“殊有超宗肖。骨相生来好”赞美了袁生不仅在行为上孝顺,其内在品质也如同家族的典范,骨子里就流淌着良好的家风。接下来的“竹马戏,斑衣导”描绘了家庭中欢乐的场景,竹马和斑衣分别代表儿童游戏和长辈的引导,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互动。
“骅骝驰上苑,圭璧登天庙”两句,通过骏马驰骋和贵重的礼器献祭,象征着袁生及其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家族荣誉的重视。最后,“羡只羡重堂,百岁九熊教”表达了对袁生能够教导子孙,使家族传承百年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其高尚品德的深深敬仰。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袁生至孝的形象,以及他对家庭、社会的贡献,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魅力。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沈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