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通过“多胜景”和“偏称二君游”表达出诗人对庐山之美的独特赞赏。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如“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例如“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最后,“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则传达了一种对旅行态度的期许,劝诫游者不要急于一时,而是要慢下脚步,细细品味山中的美好。
诗中使用了拟人化手法,如“偏称二君游”,将庐山之美比作两位君子一般,显得庄重而尊贵。同时,通过“苍苔”、“碧涧”等字眼,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腻描绘和深切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对庐山之美的独特领悟。
晓起盥方罢,倚阁山川清。
忽于鸣鸟中,叩门惊子声。
急烧破甑饭,漉之莼叶羹。
略拂晴和风,吾已硗确平。
昨宵月梦寒,梦汝烟江行。
安知汝寸心,先傍吾几檠。
隔檠十万花,春满夫差城。
何于万花界,恋此孤竹青。
我竹子凤凰,我能媚子鸣。
子鸣人耳聋,聋者但闻莺。
幻惑极所至,抟土能黄金。
海云在堂户,蓬莱或匪深。
六王尽夭札,干戈已电扫。
阿房营未成,白日照衰草。
下寿无百年,冕衮厌卑小。
混沌破昼夜,九野飞蜉蝣。
往提崆峒剑,踏雾追青虬。
东王西母在荒落,一勺沧波眼中涸。
沙邱之魂犹未招,封禅文章后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