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石室疏钟后,寂寂莎池片月明。
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
沈沈石室疏钟后,寂寂莎池片月明。
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场景。"沈沈石室疏钟后,寂寂莎池片月明"两句,勾勒出一个幽静深远的夜晚景象,石室中古钟的回音渐渐消失,外面的小池塘里只有细碎的月光映照,这是一个远离喧嚣、接近自然与心灵自我的氛围。
"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禅宗修行的赞赏。许多追寻真理的人渴望得到高深莫测的佛法,而这种理解往往不在语言的表面,而是在言语之下的顿悟,触及到生命的本质——无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禅学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
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
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
相邀乘午阴,共往叩禅寂。
前驱破暝烟,磴道十馀折。
草蒙百年街,屋倚千仞壁。
扳扪到上头,两眼眇万物。
宾主小夷犹,杯盘大狼藉。
毋多酌我醇,我渴咽泉沥。
毋多食我肥,我饥啖芝茁。
迩来伤南烹,颇复费北药。
坐客笑欲颠,诗人命能薄。
劝酬互諠哗,问答交戏谑。
车骑林间驰,衙官松下喝。
使君倡兹游,风景业已煞。
何当学谢安,更有携妓乐。
流水谁与弹,行云谁与遏。
雨来风薄之,其势飘以忽。
篮舆不及乘,急著下山屐。
林梢溜滴巾,石罅泥涴袜。
皂黥效殷勤,破袖争拂拭。
我叱皂黥休,袜巾岂所惜。
泥非世间污,溜是尘外汁。
点涴不厌多,愈多愈清绝。
《游香山寺》【宋·曾丰】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相邀乘午阴,共往叩禅寂。前驱破暝烟,磴道十馀折。草蒙百年街,屋倚千仞壁。扳扪到上头,两眼眇万物。宾主小夷犹,杯盘大狼藉。毋多酌我醇,我渴咽泉沥。毋多食我肥,我饥啖芝茁。迩来伤南烹,颇复费北药。坐客笑欲颠,诗人命能薄。劝酬互諠哗,问答交戏谑。车骑林间驰,衙官松下喝。使君倡兹游,风景业已煞。何当学谢安,更有携妓乐。流水谁与弹,行云谁与遏。雨来风薄之,其势飘以忽。篮舆不及乘,急著下山屐。林梢溜滴巾,石罅泥涴袜。皂黥效殷勤,破袖争拂拭。我叱皂黥休,袜巾岂所惜。泥非世间污,溜是尘外汁。点涴不厌多,愈多愈清绝。
https://shici.929r.com/shici/IncAu.html
赣农虽懒连岁礼,赣囚虽黠连岁空。
农囚今昨性岂异,今守盖与昨不同。
鬼窥莫见活城手,酒浇不下忧民胸。
十年五度看易守,万口一词独归公。
公凡两来亦两去,前去殊邦今本路。
德公吾与军民同,军民未解吾细谕。
向汝思公公复来,今公去汝汝勿虑。
仅隔一江千里间,岂忘三任五年处。
军民虽诺犹动情,不忍江头送公行。
泪随赣石顺流下,碑在巽门前面横。
千里和气散万里,一城春风分十城。
但疑赣人送未了,洪人又送朝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