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应当饿,家人苦未能。
凭胸携旧积,就史接多朋。
致牍童傒厌,分粮雁鹜憎。
谋身尚不足,王业几时兴。
于我应当饿,家人苦未能。
凭胸携旧积,就史接多朋。
致牍童傒厌,分粮雁鹜憎。
谋身尚不足,王业几时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于我应当饿,家人苦未能”,表达了诗人为了追求某种理想或目标,不惜牺牲个人乃至家人的利益,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令人动容。接着,“凭胸携旧积,就史接多朋”两句,通过“携旧积”和“接多朋”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广泛结交朋友,寻求历史智慧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丰富与成长。
“致牍童傒厌,分粮雁鹜憎”则揭示了诗人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公与冷漠。童傒(仆役)因文书繁多而感到厌烦,雁鹜(比喻地位较高的人)因分配粮食而产生憎恶,这反映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与不平等。最后,“谋身尚不足,王业几时兴”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存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大业能否实现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复杂情感。
买蔬晨入市,喧呼闻打门。
云有征广卒,札营水东村。
道逢村民抱舂哭,鸦鸣树头人打谷。
兵来强斛五斗去,又拆茅柴两间屋。
肆中买酒无一钱,醉蹋门扉瓶上眠。
腰悬弓刀手握矢,牵归三豚一牡豕。
上船挟弹唱唻啰,弹杀官舟白项鹅。
虔南草枯向南树,吹作虔台冢旁土。
望帝思君君未归,啼尽赣江寒食雨。
纸钱湿烟飞不起,五父坟荒石无主。
几人江上共招䰟,瘴海青蝇吊泉户。
平原门下客刘生,沽得梨花一杯乳。
独洒西州泪数行,滴入泉台草根苦。
岭头孤儿望台哭,跽问道傍双石虎。
何处龙蛇绵上灰,浩浩东风鹧鸪舞。
客心与萍梗,日夜随波漂。
奈此石尤风,便作千里潮。
八夹水形曲,盘沙江涨消。
蒿萑隐水鹳,芦壁映蟏蛸。
荒村三两家,织箔自纬萧。
高秋荻花白,渔火茅烟烧。
倚棹沽浊酒,醉眠枕大瓢。
还持酹江泊,挂席待回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