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罢丝桐月色莹,小窗无语黄昏静。
银镫挑尽梦初成,飘然似入蓬莱境。
苍松古柏若龙盘,瑶草琪花满三径。
玉洞玲珑路渐深,青鸾白鹤声相应。
娉婷仙子笑来迎,谓予到此游何胜。
俄而引至玉楼中,笙歌齐奏方开饮。
麟脯琼浆取次供,冰桃雪藕还贻赠。
须臾筵散步层峦,举头四望如明镜。
峰回路转近林泉,丹桂香清风露冷。
尘寰回首隔千重,山水苍茫不可竟。
方拟蹑云天上游,邻鸡喔喔旋惊醒。
窗前月色尚微微,四壁寒光浸孤影。
理罢丝桐月色莹,小窗无语黄昏静。
银镫挑尽梦初成,飘然似入蓬莱境。
苍松古柏若龙盘,瑶草琪花满三径。
玉洞玲珑路渐深,青鸾白鹤声相应。
娉婷仙子笑来迎,谓予到此游何胜。
俄而引至玉楼中,笙歌齐奏方开饮。
麟脯琼浆取次供,冰桃雪藕还贻赠。
须臾筵散步层峦,举头四望如明镜。
峰回路转近林泉,丹桂香清风露冷。
尘寰回首隔千重,山水苍茫不可竟。
方拟蹑云天上游,邻鸡喔喔旋惊醒。
窗前月色尚微微,四壁寒光浸孤影。
这首清代诗人侯承恩的《记梦》描绘了一段梦境中的奇幻之旅。首句“理罢丝桐月色莹”,以月光下的丝桐琴声为背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小窗无语黄昏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静谧,小窗内无人言语,只有窗外的景色和内心的思绪。
“银镫挑尽梦初成,飘然似入蓬莱境”描述主人公在梦境中轻盈地进入仙境,蓬莱象征着理想中的仙人居所,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接着,诗人通过“苍松古柏若龙盘,瑶草琪花满三径”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观,松柏挺拔,花草繁盛,犹如仙境画卷。
“玉洞玲珑路渐深,青鸾白鹤声相应”写主人公深入洞府,听到仙禽的鸣叫声,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意境。仙子的出现,“娉婷仙子笑来迎”,使得梦境更加生动,她告诉主人公此行的非凡体验。
梦境中的宴饮欢乐,“笙歌齐奏方开饮”、“麟脯琼浆取次供”等细节描绘了仙境中的奢华与欢乐。然而,美梦终究短暂,“峰回路转近林泉”后,现实的清醒随之而来,令人遗憾。“尘寰回首隔千重”表达了对尘世的疏离感,以及对山水之间仙境的留恋。
最后,“邻鸡喔喔旋惊醒”以清晨鸡鸣打破梦境,回到现实,而“窗前月色尚微微,四壁寒光浸孤影”则以孤独的影子和微弱的月光收束全诗,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梦境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富有诗意和哲理。
十日苦雨一尺泥,野人不出甘盐齑。
石上苔还太古色,阶前草长如春荑。
念子长为江海客,穷年不得同羹藜。
邂逅归来始一笑,门前高马碧玉蹄。
要路权家尚宾客,驼峰犀筋杯玻瓈。
前者京城惜君别,古槐高柳秋凄凄。
与子幸无一水隔,相望何乃成乖暌。
人情世事多反覆,贫交还似糟糠妻。
晴明迟子过我饮,只有斗酒兼黄鸡。
渔翁独爱清江水,孤棹横斜烟雨里。
一声欸乃隔江闻,举网得鱼满筐美。
老妻报到茅柴香,烹鱼篘酒邀客尝。
酒酣睡熟唤不醒,满江风露天茫茫。
画工曾向江头见,几度临流深叹羡。
归来拈笔写半幅,画耶景耶皆莫辨。
客从何处得此图,壁间彷佛成江湖。
应知濠濮不在远,庄生乃是天之徒。
桃花水暖清明前,长堤柳色青如烟。
男儿年少重意气,春风买醉吴江船。
西湖三月春更好,笙歌锦绣神仙岛。
紫燕楼深翠黛閒,碧罗天净杨花老。
兴亡往事置勿论,千金不惜酬歌樽。
酒酣莫作后庭曲,游人思断江南魂。
去去知君访陈迹,吴水吴山青历历。
花残钿碎馆娃空,春草年年为谁碧。
君行正乐我为愁,白发送君思旧游。
平生漫浪无似我,努力功名须黑头。
王先生,有高趣,家在梅村最深处。
清溪一派绕孤村,种得寒梅千万树。
年年冻雪封林园,群木生意俱斩然。
忽惊一蕊破香玉,直与天下春争先。
繁花烂熳相高下,彷佛枯梢晴雪亚。
光涵冰树不胜秋,影入琼林欲无夜。
先生巾屦独行吟,看花绕树穷幽深。
奚奴不觉锦囊重,发兴兼有龙蜃吟。
笑杀西风明月冷,负却暗香与疏影。
绝似罗浮仙者流,妙处无言心自领。
伊谁醉墨图银笺,一段风流千载传。
摩挲老干如何掇,竹篱茅舍穷清妍。
只愧平生困尘俗,胜赏何由寄遐躅。
援笔往来赋广平,分我花阴半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