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午后山中静谧的景象。开篇“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夏日烈日下的宁静景致,连鸟儿也不愿飞翔,显得格外沉闷。紧接着,“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则透露出诗人对某位友人的思念,以及他在山中享受清凉的意境。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这两句表明尽管天边有几朵浮动的云,却不足以遮挡烈日的炙热。诗人似乎在强调,即便是自然界,也难以完全抵御夏日的酷热。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一句,则将注意力转向了诗人的饮食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他选择留住简单的膳食——茶粥,并与自然界(用“蕨薇”代指)共同进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趣。
最后,“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两句,诗人提到自己的住处并不遥远,随着太阳的落山,他将会缓缓地回到自己的小屋。这里流露出一种归属感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个在夏日炎热中寻找宁静与自然之美的意境。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珰。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旸,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
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剩啄同群雏。
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
呜呼,卫侯既不可作,道林今也则无。
露鸣风舞何区区,夙夜供君耳目娱。
西山二子饥相似,南国三闾放不如。
端虑盘飧怀异味,并随焦尾付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