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投葛墟马上》
《暮投葛墟马上》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旬浃走千里,尘埃如有缘。

惭无季子印,可换洛阳田。

广泽雁行去,荒山雨脚悬。

长亭犹未见,疲马不胜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ushàng
sòng / zhù

xúnjiāzǒuqiānchénāiyǒuyuán

cányìnhuànluòyángtián

广guǎngyànxínghuāngshānjiǎoxuán

chángtíngyóuwèijiànshèngbiān

注释
旬浃:十天。
尘埃:灰尘。
如有缘:好像有缘分跟随。
季子印:季札的信物,指信誉或承诺。
洛阳田:洛阳的土地,象征财富或归宿。
广泽:广阔的湖泊。
雁行:雁群排列成行。
雨脚:雨滴。
长亭:古代路途上的休息处。
疲马:疲惫的马。
不胜鞭:无法承受鞭打。
翻译
十日行程可达千里,沿途尘土仿佛有缘相随。
我惭愧没有季札那样的信物,能换取洛阳的一片田地。
大湖上雁阵南飞,荒山间雨滴如线垂挂。
长长的亭台还未见到,疲惫的马儿已无力承受鞭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暮投葛墟马上》,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心境。"旬浃走千里"写出了诗人行程之急,一旬时间就走了千里路,显示出旅途的匆忙和遥远。"尘埃如有缘"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仿佛尘埃都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惭无季子印"引用典故,季子是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以信义闻名,这里借指诗人自谦没有季札那样的财富或地位,暗示自己旅途中的困顿。"可换洛阳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换取一些物质条件,如田地,以缓解旅途疲惫的渴望。

"广泽雁行去,荒山雨脚悬"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沿途景色,大湖上雁阵南飞,荒山间雨滴如线,增添了旅途的孤寂和苍凉。"长亭犹未见"暗示了路途漫长,连长亭也还未到达,表现出诗人对归宿的期待。

最后两句"疲马不胜鞭"以马的疲惫不堪,象征诗人身心的极度劳累,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结束行程的迫切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念奴娇.诸葛庙

小舟横楫,看云峰高拥,千重苍碧。

白帝城中冠盖换,田野犹谈玄德。

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何处寻遗迹。

江堆石阵,至今神拥沙碛。

追忆当年诸葛,幅巾高卧,抱图王奇策。

见说庙今尚在,中有参天松柏。

据蜀英豪,吞吴遗恨,俯仰成今昔。

空令豪俊,浩歌挥涕横臆。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二菡萏轩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0)

琴枕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

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

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

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0)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一首

断桥隔胜践,脱屦欣小揭。

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

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

凄凉罗浮馆,风壁颓雨砌。

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

仙山在何许,归鹤时堕毳。

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

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

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

齐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

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

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禊。

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

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

(0)

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

南山北阙两非真,东颍西湖迹已陈。

季子来归初可喜,老聃新沐定非人。

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稳如禅息息匀。

自笑尘劳馀一念,明年同泛越溪春。

(0)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