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境遇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特有的思考与情感。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这里,“一沤”指的是小溪或小水池,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有限。诗人自觉自己的身体就像寄居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而到了晚年,更是被秋天落叶的声音所震惊,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深切体会。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在梦中,诗人已经思考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即“三世事”。尽管年华已老(“岁寒”),但依然乐于与几位知己共同度过,这种情感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诗人描绘了一幅雨后北固山周围坐席的景象,以及春末西湖水天一色的大自然美景。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这两句中,“四明”指的是历史上的四位著名隐逸,诗人自比为“狂监”,即虽不及古人,但仍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尽管年迈(“老眼”),但依然愿意在尘世间寻找那些能够激起心中热情的事物(“犯尘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友谊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使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春暮

春事到三月,好景易匆匆。

时序推迁如此,安得巧从容。

莫怨驹光难驻,且看双鬟似旧,明岁再相逢。

别有恋人处,芳草缀残红。步苔径,来杏苑,觅吟踪。

惜花蝴蝶,犹自飞向绿荫中。

知是韶华将尽,只合携壶追赏,痛饮醉东风。

愿彼有情者,移受酒泉封。

(0)

如梦令.春夜

帘外晚风侵袂。正是寒消天气。

试看海红枝,斜倚玉阑低睡。春腻。春腻。

花下暗虫声细。

(0)

忆秦娥

官阁处。垂云低接樱桃树。试花消息,酿来疏雨。

去年曾记西园路。暗香漂泊愁春暮。

廿番风信,从今又数。

(0)

清平乐.春仲

莺啼朝雨。画阁人初起。帘外桃花娇欲语。

正及清明时矣。含愁静掩金闺。开奁独整罗衣。

漫举珊瑚翠袖,临风好待君归。

(0)

转应曲.和日观并寄

归燕。归燕。飞到画梁深院。肯寄相思玉人。

杨柳依依望春。春望。春望。杜宇声声江上。

(0)

青衫湿

海棠枝上春欲暮。吹尽几番风。

一年好景,花朝草草,寒食匆匆。

困人天气,雨收苔径,云淡长空。

流莺啼老,落红庭院,飞絮帘栊。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