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菊始华,丛雁鸣相和。
若无一觞酒,如此重九何。
悠然数酌尽,会心岂在多。
醒来不复记,散发东山阿。
今日菊始华,丛雁鸣相和。
若无一觞酒,如此重九何。
悠然数酌尽,会心岂在多。
醒来不复记,散发东山阿。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赏菊饮酒的雅趣。首句“今日菊始华”点明时节与主题,菊花开始绽放,预示着秋季的美丽。接着“丛雁鸣相和”以大雁的鸣叫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替。
“若无一觞酒,如此重九何”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赏菊饮酒习俗的感慨,认为没有酒的陪伴,这样的节日似乎失去了意义。接下来的“悠然数酌尽,会心岂在多”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乐趣并不在于饮酒的数量,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享受。
最后,“醒来不复记,散发东山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闲适自在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梦中体验了这次赏菊饮酒的经历,醒来后已不再记得具体细节,只留下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他甚至以东晋名士谢安“散发东山”的典故来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风尚。
客行长沙道,山川郁稠缪。
西探指岳麓,凌晨渡湘流。
逾冈复陟巘,吊古还寻幽。
林壑有馀采,昔贤此藏修。
我来实仰止,匪伊事盘游。
衡云閒晓望,洞野浮春洲。
怀我二三友,《伐木》增离忧。
何当此来聚,道谊日相求。
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
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
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
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
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
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
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
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