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山》
《故山》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故山》。诗中描绘了对故山的深深思念与向往之情。

首句“鉴水终年碧”,以碧绿的鉴水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永恒追求和怀念。水之终年碧绿,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那份对山水的热爱始终不变。

“云山尽日闲”一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峦静谧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的氛围。尽日闲,不仅指山间的云雾弥漫,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表达了诗人无法亲临故山的遗憾,但梦境却常常将他带回到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与之相依相伴。这种情感的交织,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雾豹隐于雾中,云龙则在云端,象征着诗人虽身处尘世,心却向往着隐逸的生活,渴望与自然界的神秘生物一同探索未知的世界。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则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丹壑,象征着深邃而充满魅力的自然世界;紫宸,可能是指皇宫或权力的象征,意味着诗人虽然向往自由与自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束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山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同年彭比部辂贻游仙近体见怀漫成一律荅之

神武门头厌世尘,挂冠天地许沈沦。

彭篯久矣君前代,子晋那应我后身。

白石两堪贫岁计,碧云孤忆赏心人。

县知未贾扁舟兴,小有桃花可问津。

(0)

为吴侍御赠广西钟提学

中外台端见表仪,不烦霜面瘴烟披。

分来秘阁藜千点,校后诸生桂几枝。

门下陈钦谈左氏,江东匡鼎受葩诗。

悬知独秀峰头坐,五岭云霞更属谁。

(0)

答和魏太学见慰之作

倦飞谁不爱林萝,况有新诗慰藉多。

身是王生宁结袜,门如翟尉任张罗。

蠹鱼渐老犹飧字,蛙黾何能且和歌。

奉帚主恩吾岂薄,西施其柰浣纱何。

(0)

殷无美余故人也东归之后贽而强纳拜焉辄成以赠

一归初就已忘言,三径虽荒好避喧。

罗雀汝宁廷尉客,登龙吾未李膺门。

云披胜览堪双出,海踏狂探试共论。

若语抗颜专席事,至今犹愧古人尊。

(0)

林近夫朝回时返岭外以诗见寄感而有答

杯酒沉沉且杜机,新诗一读泪堪挥。

谁能汉省分凫舄,便向吴山问薜衣。

客许故情销骨后,自怜前事捧心非。

封书欲发还多感,纵有梅花驿骑稀。

(0)

送僧游五台

见说中台北,长飞六月霜。

诸天尽烦热,此地独清凉。

处处金刚窟,人人妙吉祥。

老夫在方内,高枕亦羲皇。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