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故山》。诗中描绘了对故山的深深思念与向往之情。
首句“鉴水终年碧”,以碧绿的鉴水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永恒追求和怀念。水之终年碧绿,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那份对山水的热爱始终不变。
“云山尽日闲”一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峦静谧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的氛围。尽日闲,不仅指山间的云雾弥漫,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表达了诗人无法亲临故山的遗憾,但梦境却常常将他带回到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与之相依相伴。这种情感的交织,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雾豹隐于雾中,云龙则在云端,象征着诗人虽身处尘世,心却向往着隐逸的生活,渴望与自然界的神秘生物一同探索未知的世界。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则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丹壑,象征着深邃而充满魅力的自然世界;紫宸,可能是指皇宫或权力的象征,意味着诗人虽然向往自由与自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束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山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