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首句“万里中秋月正晴”直接点出主题,万里无云的秋夜,一轮明月高悬,景象壮观而宁静。接着,“四山云霭忽然生”,云雾在四周升起,打破了月夜的平静,增添了神秘感。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困扰,而是观察到“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云雾很快被风吹散,明月再次照亮了天空。
接下来的两句“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表达了诗人对内心良知的坚信和对外界干扰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自我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蒙蔽,即使面对纷扰,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这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最后,“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诗人在这美好的夜晚释放了内心的激情,歌声仿佛化作了天籁之音,在广阔的天空中回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洒脱,也寓意着他在自然美景的激发下,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色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学中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