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麦熟歌》
《麦熟歌》全文
明 / 曾曰唯   形式: 古风

谁家儿,矜狂痴。朝也书,暮也诗。贮粟瓶,蛛交丝。

鼠子移家住瓮底,妇呼何怒儿苦饥。

孔孟饥冻之嚆矢,开箱索卷欲焚之。

妇无悲,儿无啼。

阿翁释卷学灌畦,南山绿浪麦离离。

老雉谷谷呼晨炊,三月正当麦熟时。

小麦满筐,大麦满箕,小麦酿酒大麦麋。

麦槁燃薪麦寔米,蒸黍燥脾烹伏雌。

全身浩荡没酒池,妇歌呜呜儿跳嬉。

妇媚其士儿呼爹,老农之乐今乃知。

呜呼噫嘻,老农之乐今乃知。

早不负耜事镃基,谆谆然孔氏之学而。

(0)
鉴赏

这首《麦熟歌》描绘了明代诗人曾曰唯对农民劳作与丰收喜悦的细腻观察与赞美。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收获的欢愉。

诗中以“谁家儿,矜狂痴”开头,似乎在描述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不分昼夜地读书写诗,却因饥饿而显得可怜。接着,“贮粟瓶,蛛交丝”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房间的凌乱,蜘蛛网交织,暗示着家庭的贫困。随后,通过“鼠子移家住瓮底”,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窘迫,老鼠不得不寻找新的栖身之所。

“妇呼何怒儿苦饥”一句,揭示了母亲的无奈与愤怒,她为孩子的饥饿而生气,却又无可奈何。接下来,“孔孟饥冻之嚆矢,开箱索卷欲焚之”两句,借用了孔子和孟子的典故,表达了母亲在极度困难下想要销毁书籍以换取食物的绝望心情。

然而,诗歌的转折点在于“妇无悲,儿无啼”,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父亲“阿翁释卷学灌畦”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农活的投入,也象征着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随着“南山绿浪麦离离”、“老雉谷谷呼晨炊”等诗句,画面转向了丰收的景象,小麦与大麦的丰收预示着生活的改善。

“小麦满筐,大麦满箕,小麦酿酒大麦麋”描绘了粮食的丰富,为后续的烹饪与庆祝提供了基础。通过“麦槁燃薪麦寔米,蒸黍燥脾烹伏雌”等细节,展现了农人利用资源的智慧与勤劳。最后,“全身浩荡没酒池,妇歌呜呜儿跳嬉”描绘了丰收后的欢乐场景,全家人共享美食,歌声与笑声充满了整个空间。

“妇媚其士儿呼爹,老农之乐今乃知”强调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贡献,以及农夫的满足感。全诗以“呜呼噫嘻,老农之乐今乃知”结束,表达了对农人辛勤劳动与丰收喜悦的深刻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整体而言,《麦熟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面貌,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曾曰唯
朝代:明

曾曰唯,字道生。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末诸生。著有《纺授堂诗集》。事见《续梅水诗传》卷二。
猜你喜欢

求何郎中山水图

故园修竹映松关,一曲溪流万叠山。

五老天低红日近,三山台古白云閒。

平村烟树连空阔,远浦渔舟自往还。

无那别来怀梦想,凭君写入画图间。

(0)

陈百户熙山庄

一剑功成荷国恩,閒居优老信乾坤。

尽将韬略传诸子,直买山田向远村。

南陌雨晴看稼穑,东皋日出放鸡豚。

客来开阁无馀事,共听樵歌对酒樽。

(0)

归田趣·其二夏耘

诏归田里,长散诞、天恩深厚。

寻早岁、钓游之处,风烟依旧。

万物方当嘉会日,一年最是清和候。

畅幽怀,缓缓步东皋,观耘耨。竹色净,槐阴茂。

荷铺翠,葵舒绣。农忙际、儿子大家趋走。

频有莺声迎杖屦,浑无尘影沾襟袖。

望水南、云似玉光浮,笼岩岫。

(0)

题杨宗勖所藏赵仲穆小画·其二

林外青山山下溪,白云翠浪晃荆扉。

画图自是江南趣,身恋君恩独未归。

(0)

送马检讨归阆中并寄声李全太守·其二

二十馀年住两京,蓬莱阁下预恩荣。

衣冠归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阅治平。

(0)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二

城东诸孙与我孙,兄弟同延老成教。

记诵讲说课学程,日就月将见成效。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