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情无限物无穷,一凭危楼又晚空。
过雨郊原浑积翠,送春亭榭尚馀红。
烟光已属绡图上,湖影初归宝鉴中。
飞鸟潜鱼应自得,倚栏小憩豁双瞳。
野情无限物无穷,一凭危楼又晚空。
过雨郊原浑积翠,送春亭榭尚馀红。
烟光已属绡图上,湖影初归宝鉴中。
飞鸟潜鱼应自得,倚栏小憩豁双瞳。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倚靠南楼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宁静之美。
首联“野情无限物无穷,一凭危楼又晚空。”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诗人站在高楼上,面对着无边的田野,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广阔。傍晚时分,天空显得格外空旷,与大地的辽阔相映成趣。
颔联“过雨郊原浑积翠,送春亭榭尚馀红。”进一步描绘了雨后郊原的景象。雨水洗刷后的大地,一片翠绿,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色彩。春天的气息依然在亭台楼榭间弥漫,红色的花朵点缀其间,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颈联“烟光已属绡图上,湖影初归宝鉴中。”将视线转向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丝织品上的图案,而湖面的倒影则如同珍贵的镜子中的映像,两者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尾联“飞鸟潜鱼应自得,倚栏小憩豁双瞳。”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自由自在的飞鸟和潜游的鱼儿,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得其乐。诗人自己也选择在此刻稍作休息,倚靠栏杆,欣赏这美景,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昔闻僧道开,清净本求佛。
谈经悟教藏,施药蠲众疾。
临嶂起重阁,最上构禅室。
灵香邈可继,壮丽固已轶。
桐庐潇洒郡,兹阁更奇崛。
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
我来一伏槛,紫翠竞森出。
尘襟与羁帻,中坐恍已失。
清风来甚远,冲气久弥逸。
东轩视蟠桃,仙路如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