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其二》
《渔家傲·其二》全文
宋 / 吕渭老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昨夜山空流石乳。道人妙手亲拈取。

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

笑把须弥挝破鼓。东山云作西山雨。

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三更明月湖心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道家的超脱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昨夜山空流石乳"一句,以一种神奇的现象开篇,暗示着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其中“石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贵物质,有如同天降甘露一般。

"道人妙手亲拈取"显示了道人的高明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他们不仅能够感知到这神奇之物,而且还能巧妙地将其采集起来。这种描写彰显了道家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顺应。

"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大千一叶同掀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其中“大千”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个宇宙概念,意味着无限广阔,而“一叶”则象征着微小之物,但在这里,它与宏大的宇宙相互作用,共同跳起了生命的舞蹈。

"笑把须弥挝破鼓"中,“须弥”是佛教中的神山,而“挝破鼓”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打破束缚的精神状态。这里的“笑”更显得一种达观与自在。

"东山云作西山雨"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无穷,其中“云”和“雨”都是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元素,象征着生命中的变数,但诗人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自然现象。

"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邀请与认同。在这里,“住庵”是隐居生活的一种象征,而“无拄斧”则意味着不愿意再受世俗羁绊。

最后一句"三更明月湖心午",通过描写深夜的明月与湖泊的心脏地带,创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里的“三更”即是夜晚最安静的时刻,而“湖心午”则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平和与中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奇幻现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一种道家哲学中关于自然与生命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者介绍
吕渭老

吕渭老
朝代:宋   字:圣求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猜你喜欢

水龙吟.戊申灯夕,云间城中作

兵余重见元宵,浅寒收雨东风起。

城门傍晚,金吾传令,遍张灯市。

报道而今,依然放夜,纵人游戏。

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乱,经行处、无歌吹。

太守传呼迢递,谩留连、通宵沈醉。

香车宝马,火蛾面茧,是谁能记。

-犹有儿童,等闲来问,承平遗事。

奈无情野老,闻灯懒看,闭门寻睡。

(0)

长相思.叠旧韵,寄答顾东桥五阕·其十一

情悠悠。事悠悠。往事多情不耐秋。无端白了头。

花满洲。草满洲。草暗花明总是愁。衔杯懒下楼。

(0)

忆旧游.送淳安邵主簿号藻川

记石佛岩前,乌龙山下,王氏新庄。

柴门临水曲,有一林修竹,数亩池塘。

几共萧萧夜雨,坐对短檠光。

叹如流岁月,从头屈指,四十经霜。相望。

念先公,有遗祠尚在,往事堪伤。

惜藻川旧学,试问淳一簿,白首为郎。

却愧纡朱拖玉,素食坐岩廊。

爱富春山色,桐江烟水近吾乡。

(0)

减字木兰花·其四寄胡方伯

大江西望。紫薇楼在星辰上。方伯才雄。

知是云间陆士龙。山明水丽。宝阁琼堂新赐第。

乡国归心。何日遥攀棨戟临。

(0)

惜分钗.美人

新妆束。人如玉。眼底波圆秋水绿。立娉婷。步轻盈。

风流前世,潇洒今生。莺。莺。金莲软。香尘浅。

燕子身裁花样剪。性儿潜。意儿甜。

同心比翼,恩爱沾黏。鹣。鹣。

(0)

惜分飞.怀友

山暖浮烟云吐月。春树江天人别。猛教心地热。

却怜鸠计当初拙。那竟如今音信绝。

试问行踪车辙。何处堪悲咽。深闺此际愁千结。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