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沙河县》
《过沙河县》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十里浮沙一带河,冬来惟是摄衣过。

民间大欠耕桑地,霖潦无端占却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沙河县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民生的现状,充满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首句“十里浮沙一带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沙河县的地理特征——一片广阔的沙漠边缘,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行其间。沙漠与河流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环境的脆弱与变迁。

次句“冬来惟是摄衣过”,描述了冬季人们在沙漠边缘行走的情景,只能裹紧衣物以抵御寒冷。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反映了人们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民间大欠耕桑地”,揭示了社会经济层面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民难以找到适宜耕作的土地,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计。

最后一句“霖潦无端占却多”,表达了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不满和担忧。霖潦,即暴雨洪水,本应是滋润大地的雨水,但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却成了破坏力巨大的灾害,占据了原本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加剧了社会的贫困与不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沙河县自然环境与社会民生的复杂面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关切和忧虑,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送六君子·其四四送明卿夜宿玉龙桥

为少柴桑客,都令慧远骄。

那知今夜月,已过虎溪桥。

(0)

送六君子·其三三送与绳至奣子

人笑嵇生懒,胡然送巨源。

归鸿君自看,依旧入苏门。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十九

学士爱栽花,花开笑老我。

何如郭四朝,良常种五果。

(0)

诗成之明日而王翁疾甚又明日就木矣感叹之余复得一章

一百六年难老身,半刹那间隔世尘。

飞去独为华表鹤,化来双剩禹门鳞。

空教休琏歌三叟,赢得商于仅二人。

海为桑田垂沮洳,峰如华顶断嶙峋。

虎溪他日不成笑,橘叟兹秋聊对论。

彭祖较来差尚夭,黔娄谥后未为贫。

客从逝水浮云去,交许清风明月新。

更道岁寒还有托,老梅拳曲伴松筠。

(0)

题尤生画赠林总兵

白云幕松顶,轻风扇茗垆。

此时羊太傅,对客理阴符。

且捉玉如意,暂疏金仆姑。

清言宁误晋,雅志在吞吴。

海静烽堪冷,时平将自儒。

宁知日出处,片檄尽舆图。

(0)

王丈太仆得余前寄诗辄步五章见报敬迭奉谢并怀贤从故侍御·其一

冠盖章华光昔贤,郢中春雪敢争先。

乌衣借我称宗老,白首逢君作少年。

才大百篇翻更健,名高一字也堪传。

犹残小阮前朝事,说着那能不黯然。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