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幕松顶,轻风扇茗垆。
此时羊太傅,对客理阴符。
且捉玉如意,暂疏金仆姑。
清言宁误晋,雅志在吞吴。
海静烽堪冷,时平将自儒。
宁知日出处,片檄尽舆图。
白云幕松顶,轻风扇茗垆。
此时羊太傅,对客理阴符。
且捉玉如意,暂疏金仆姑。
清言宁误晋,雅志在吞吴。
海静烽堪冷,时平将自儒。
宁知日出处,片檄尽舆图。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白云幕松顶,轻风扇茗垆”以白云与松树为背景,轻风拂过茶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此时羊太傅,对客理阴符”则引入历史人物羊祜,他正与客人谈论兵法,展现了文武双全的风采。
“且捉玉如意,暂疏金仆姑”两句,玉如意象征着文治,金仆姑代表武备,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文武并重的理念。接着,“清言宁误晋,雅志在吞吴”进一步强调了言辞的力量和志向的重要性,即使在和平时期,也应保持吞并天下的雄心壮志。
“海静烽堪冷,时平将自儒”则从国家层面出发,指出在和平之时,将领应致力于文化修养,而非战争。最后,“宁知日出处,片檄尽舆图”以日出为喻,表示即使在看似平静的时刻,也可能因为一封简短的檄文,改变整个局势,强调了军事行动的不可预测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文武结合、和平与战争之间微妙平衡的主题,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个人与国家如何做出恰当选择的思考。
连朝南浦亭,系此一叶舟。
未去已欲动,既行奚复留。
篙撑尚依岸,风至忽打头。
中宵渺无际,清晓浩莫收。
行止固有定,淹速宁与谋。
我友邈难见,西山澹凝秋。
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
末路我今惭世业,一门君乃冠辰髦。
长公已有朝阳誉,夫子宁淹独冷曹。
颇念相从问畴昔,不堪岁月去滔滔。
忆在宜春日,曾看三径图。
腥膻尚京洛,羁旅久江湖。
岂曰有安宅,绝然忘故都。
人琴怅俱已,松菊孰充娱。
剥啄无嗔叩户频,要听论古诵诗新。
百年风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敢谓投心似胶漆,故知与世若参辰。
如公接物何多得,岂复畏人嫌我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