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握手自何年,白下重逢话旧缘。
共以萍踪怜去住,即看岐路异风烟。
三山暂驻朝天舄,五岭还浮下濑船。
南北干戈犹未定,迟君铜柱勒燕然。
蓟门握手自何年,白下重逢话旧缘。
共以萍踪怜去住,即看岐路异风烟。
三山暂驻朝天舄,五岭还浮下濑船。
南北干戈犹未定,迟君铜柱勒燕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在金陵寓所为即将赴任苍梧的友人陈仲慈所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慨。
首联“蓟门握手自何年,白下重逢话旧缘”,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遥远的蓟门初次相逢的情景,感叹时光荏苒,转眼间在白下(今南京)再次相聚,共同追忆往昔的深厚情谊。
颔联“共以萍踪怜去住,即看岐路异风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两人如同漂泊的浮萍,各自经历着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但彼此的牵挂与理解并未因此而减淡。诗人预见到友人将踏上新的旅程,面对未知的风烟与歧路,心中充满不舍与期待。
颈联“三山暂驻朝天舄,五岭还浮下濑船”,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苍梧之地。三山象征短暂的停留,朝天舄寓意对友人的敬仰与祝福;五岭则代表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下濑船则暗示了友人即将面对的挑战与波折。这一联既展现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心,也蕴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尾联“南北干戈犹未定,迟君铜柱勒燕然”,点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动荡不安。南北之间的战争尚未平息,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归来,并在铜柱上刻下功绩,留下历史的印记。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殷切期盼,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友人成就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旅途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吾始过西斋,破于玉川屋。
中有山泽癯,雪灯共夜读。
秋声入雨听,手携墙下竹。
携锄斸荒苔,宁甘食无肉。
今春初行鞭,稍觉风月肃。
既成为诗喜,破奉起新筑。
旧闻君家猷,兴寄尚幽独。
一日无此君,亦自憎面目。
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
万事不挂口,翛然对寒玉。
城中寸金地,官舍迫林麓。
曾微百肘宽,难杂以花木。
尚遗一半何,留之与云宿。
重阳却喜无风雨,野菊迎人亦自花。
年去年来秋又老,江南江北鬓将华。
离骚如此那无酒,羁旅虽谙不似家。
但得东篱堪种菊,尽容吾子岸乌纱。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畴。
弋有凫雁兮盟有鸥,我出而仕兮可则进,脱如不可兮还我锄耰。
水之上兮山之下,稷黍枣栗兮野塘之坞。
秋收其实兮于粲满筥,车既膏兮马不前,退而家食兮孰予敢侮。
我思野塘兮繄古之沂,有怀其人兮瑟声希。
可由求赤兮贤宁不希,登之廊肆兮佩玉黼黻,否则岂无春服兮咏雩风而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