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无羽翼,那有许神通。
会得泠然意,人人可御风。
肉身无羽翼,那有许神通。
会得泠然意,人人可御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四)》。这两句话出自列子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肉身无羽翼," 这句直接指出了人与鸟兽在形体上的差别,没有翅膀自然无法飞翔。这里的“羽翼”也是道家追求长生不老和神仙变化的一种象征。
"那有许神通。" 这句话是说,在现实世界中,肉身凡胎的人是很难达到超脱物质束缚、拥有神奇通灵能力的境界的。这里的“神通”指的是道家修炼所追求的那种精神上的通达无阻。
"会得泠然意," 这句话表明,只有理解并领悟了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淡泊的心境,才能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由。这里的“泠然”是形容心境平和、清净的状态,是道家修炼中追求的一种境界。
"人人可御风。" 这句话则是在说,一旦达到了这种超脱物质的心灵自由,每个人都能像驾驭风一样,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受世俗羁绊。这里的“御风”是比喻,指的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绝对自主和自由。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超脱、达到道家所追求的神仙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深切渴望。
几载殊燕粤,尺书岁难陈。
今归依南斗,上下漳水滨。
漳水日悠悠,客怀亦以新。
良觌未有期,名篇眷独殷。
伐木声瑰玮,开径意清真。
所愧巴曲俚,胡以赓阳春。
申章谢存慰,报李讵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