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一》
《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吕祖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幽栖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轮唤不还。

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过香山。

梦回帷幄青冥上,醉堕风波浩荡间。

向使胸中有荣辱,那能八十鬓毛班。

(0)
注释
幽栖:隐居。
略具:大致具备。
便休官:就足以辞去官职。
帝:皇帝。
蒲轮:古代用蒲草裹车轮,表示尊敬。
唤不还:叫他也不肯回来。
大似:非常像。
文元:白居易的字,这里借指有相似经历的人。
居道院:住在道观。
退傅:辞去官职的太傅。
过香山:游览香山。
梦回:梦中返回。
帷幄:皇宫的代称。
青冥:天空。
醉堕:醉酒后陷入。
风波浩荡:形容广阔的江湖。
向使:假使。
胸中:心中。
荣辱:荣耀与耻辱。
那能:怎能。
八十:八十岁。
鬓毛班:头发斑白。
翻译
在偏远之地隐居已算满足,皇上派车来请也无法回官场。
这就像白居易住在道观,或者像辞官的官员游历香山。
梦中仿佛回到皇宫的深邃之处,醉酒后跌入广阔无垠的江湖之中。
如果心中仍有荣华与耻辱的计较,又怎能忍受自己八十岁头发斑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吕祖谦所作,名为《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幽栖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轮唤不还" 表示诗人在隐蔽之地安顿下来后,就准备放弃官职,即使皇帝派人来召唤,也不打算返回。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官场的淡然态度。

"大似文元居道院, 又如退傅过香山" 比较自己与历史上的隐逸,比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又称陶潜或陶元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的“大似”表明诗人自比隐逸,而非仅是想象。

"梦回帷幄青冥上,醉堕风波浩荡间" 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忘我境界的情形。在这种状态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和解脱。

最后两句 "向使胸中有荣辱,那能八十鬓毛班" 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看破与超越,即便是年过八旬、头发斑白,也不再在乎世间的荣辱得失。这里的“向使”表明假设,强调即使有所挂念,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淡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荣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吕祖谦

吕祖谦
朝代:宋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
猜你喜欢

小园栽菊·其二

老菊丛根寄小盆,也知春至长儿孙。

扶持已费栽培力,长育全资雨露恩。

(0)

遂邑阻雨书怀甲寅二首·其二

痴云一月翳朝阳,四望平芜尽海洋。

蜀魄唤春空自苦,吴蚕作茧为谁忙。

一身留滞难回首,万事牵萦易断肠。

继述久知心事重,莫将流涕浪沾裳。

(0)

东皋杂兴·其五

夫椒风卷太湖波,勾践兵来踏浪过。

野老不知亡国恨,至今犹唱越人歌。

(0)

次韵张叔平·其二

京华虽好只怀归,生怕缁尘化素衣。

因览山川寻古迹,莫占星象动天威。

水深不惜浮杯渡,发短何劳待日晞。

解道江南佳丽地,诗家今有谢玄晖。

(0)

次韵开元石钵

磨砻圭角象天圆,佛手亲持不计年。

乞食屡经祇树下,降龙因落沪川边。

悬时寒映当窗竹,洗次遥分卓锡泉。

神物护持希世宝,故遭劫火至今传。

(0)

题空同外史传

空同外史天上来,手把璚编相与开。

雄文妙画两殊绝,翰林父子真天才。

玉堂清切何萧爽,昼静不闻铃索响。

独许仙人王子乔,缑山笙鹤时来往。

大篇短章不一书,锦囊满盛明月珠。

雨中十日读不尽,世上十年应更无。

空同之山在何处,白云流水迷归路。

翰林先生今广成,千二百年同此住。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