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朔入会稽平阳寺参寒泉老人》
《十月朔入会稽平阳寺参寒泉老人》全文
清 / 元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双眼平生隘八垓,江东法社半蒿莱。

波光清泛耶溪曲,山色奇争委宛开。

钟自万松阴里出,人随一雁影边来。

须知水乳相投合,缒石磨砖挽不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人元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禅宗智慧的独到理解。

首联“双眼平生隘八垓,江东法社半蒿莱”中,“隘八垓”形容诗人一生视野虽广,但内心却常感局限,而“江东法社半蒿莱”则暗示了在世俗与佛法之间,他似乎总在寻求一种平衡与解脱。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也预示了接下来诗中将展现的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颔联“波光清泛耶溪曲,山色奇争委宛开”描绘了耶溪曲水波光粼粼,山色奇特,层层叠叠,展现出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这里的“清泛”与“委宛开”分别从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生动地刻画了水波与山色的美态,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钟自万松阴里出,人随一雁影边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心灵的对话。钟声自万松阴中悠扬而出,象征着佛法的深远与神秘;而人随一雁影边而来,则寓意着修行者在自然界的启示下,逐渐领悟到内心的平静与真谛。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尾联“须知水乳相投合,缒石磨砖挽不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以水乳交融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佛法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了这种融合是无法被外力所改变的。同时,通过“缒石磨砖挽不回”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真理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对自然法则不可违逆的认识。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生命本质深刻思考的体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元璟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精神之悟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元璟
朝代:清

清僧。浙江平湖人,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早年出家。工诗,平生游历南北,诗体屡变,而以清雅为宗。居杭州时,曾结西溪吟社,与诸名流唱和。有《完玉堂诗集》。
猜你喜欢

飞泉山寺

东城兀高峰,爽气浮翠微。

霞光射岩壁,中有寒泉飞。

上方金仙家,煌煌启双扉。

栏干出云表,目可了四围。

我来久不下,幡影移斜晖。

风吹月中桂,天香满人衣。

远渚凫雁落,前岭牛羊归。

尚此恋幽胜,不能手聊挥。

(0)

子骏运使八咏堂·其四竹轩

此景绝可爱,丛筠挺修竿。

侵帘复映幌,翠影何檀栾。

霜威忌晚秀,雨气矜晴寒。

每向极静时,幽禽发清弹。

自无车马尘,飞来泊琅玕。

宜遣老铃下,日日申平安。

(0)

晴登北城

积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

云山劳梦想,风日幸晴明。

常爱往来处,尽皆苔藓生。

一壕新草木,强半不知名。

(0)

张林宗司勋挽诗三首·其二

候骑排弓箙,牙门换戟衣。

使麾方报入,神柩已云归。

关吏惊来往,乡人叹是非。

生平幽石在,谁为刻珠玑。

(0)

过禄氏山斋

过水得凭槛,满川皆夕阳。

江山逢胜绝,手笔恨荒唐。

城郭蒙笼近,汀洲杳霭长。

明朝又东去,尘土入衣裳。

(0)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其九

幡翣离三殿,箫笳接两都。

尧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

岂并游韶石,应同去鼎湖。

愁闻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