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断,篆杳清,斜月淡疏棂。
露寒霜冷鹊频惊,归梦不曾成。
湖上数声沙鸟,河汉渐低木杪。
起看北斗待天明,云白日华生。
画角断,篆杳清,斜月淡疏棂。
露寒霜冷鹊频惊,归梦不曾成。
湖上数声沙鸟,河汉渐低木杪。
起看北斗待天明,云白日华生。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喜迁莺·残夜》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画角断,篆杳清"以悠扬的画角声在夜色中渐渐消逝,篆字般的月光透过稀疏的窗棂洒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冷寂的氛围。"露寒霜冷鹊频惊"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连喜鹊也因寒意而频繁惊动,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宁。
"归梦不曾成"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思乡之情萦绕心间,连梦境都未能给予慰藉。接下来的"湖上数声沙鸟"通过远处湖面上传来的沙鸟叫声,增添了夜晚的孤独与辽阔感。"河汉渐低木杪"描绘了银河逐渐低垂,仿佛要触碰到树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深沉。
最后两句"起看北斗待天明,云白日华生"写诗人起身仰望星空,期待黎明的到来,云层中的白色预示着曙光将至,希望与期待在这一刻油然而生。整首词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深夜的孤寂与对新的一天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