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不耕不穑,巧妇无褐无衣。
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布谷不耕不穑,巧妇无褐无衣。
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韶的作品,名为《演雅》。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布谷不耕不穑”直白地描绘出一个荒废的农田,没有耕种,也没有收获,这象征着农业生产的停滞和贫困。紧接着,“巧妇无褐无衣”则展现了手工艺人的窘迫,尽管她可能很聪明勤劳,但仍然无法制作出布匹来穿。
接下来的“提壶不可挹酒”和“络纬宁来贸丝”,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物资匮乏的状态。壶是盛放液体的器皿,不能用来倒酒,暗示着生活中的困苦;而络纬(一种纺织工具)用于织布,却只能用来交换微不足道的丝线,这反映出物资交流的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和活动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困顿,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感。
有客有客字晦叔,东皋岁收可饘粥。
何为得饱尚多忧,岂是老穷无止足。
十日之中九日病,以杖扶行惧颠覆。
呜呼一歌兮歌意长,风林助我鸣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