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行草可同科,乐石雕镌便不磨。
几载雨淋兼日炙,一朝云集又星罗。
要知访古搜求尽,应为凝香暇逸多。
潇洒高怀堪健羡,簿书堆案意如何。
晋唐行草可同科,乐石雕镌便不磨。
几载雨淋兼日炙,一朝云集又星罗。
要知访古搜求尽,应为凝香暇逸多。
潇洒高怀堪健羡,簿书堆案意如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题墨妙亭》,其中蕴含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人开篇即提出“晋唐行草可同科”,指出自晋唐以来,各种书法风格都可纳入同一评价体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博学,还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融会贯通的艺术观念。
接着,“乐石雕镌便不磨”则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如同美丽的雕刻,经历时间考验而不失其光泽,这里的“不磨”暗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持久价值的坚信。
“几载雨淋兼日炙,一朝云集又星罗”则是对自然环境与书法创作之间关系的描绘,通过雨水、阳光、云彩和繁星的交替变化,诗人表达了书法艺术如同大自然一样,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变化。
“要知访古搜求尽,应为凝香暇逸多”这两句是对探索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深度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心灵满足和精神愉悦的表达。这里,“凝香”可能暗指书墨之香,即书写时墨香扑鼻,引发诗人无限情思。
最后,“潇洒高怀堪健羡,簿书堆案意如何”则是诗人对书法艺术的高尚情操和个人的羡慕之情,以及面对满桌的书籍时内心的感受。这里,“潇洒高怀”指的是胸襟开阔的情怀,而“堪健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坚守艺术理想和追求者的心理状态的赞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炎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而且也流露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思考。
幽禽多夕响,佳人延暮悲。
山馆唱高言,玄鹤鸣清池。
悠悠堕涧水,登眺有馀思。
弹琴盘石间,岂必岩桂枝。
月出流金塘,清歌同盛时。
女萝生北山,云气临华榱。
回翔此佳会,后宴安可期。
引领叹浩渺,四座各长咨。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