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青州府学窃感圣人闻韶之事》。诗中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礼乐制度的怀念。开篇即提及“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指的是孔子在齐国时,君臣之间都能保持恭敬的态度,这种尊卑有序、礼仪之邦的场景被诗人寄予无限赞美。
接着,“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表达了对古代圣人崇拜之情,希望这种礼制能够传承至今。随后的“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则是说尽管距离古代圣人的时代非常遥远,但孔子的音乐和教诲依然在耳边回响,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事物令人难以忘怀。
诗中“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赞誉虞舜等古圣先贤,以他们的道德教化万世,创制音乐礼仪,使后来的君王也无法比拟。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则是说诗人内心与古代圣人的思想契合,即便无须外在的职位和地位,也能感受到圣人教诲的力量,并通过这种力量暂时纠正世道。
接下来的“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政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面对乱世无为的无奈。
最后,“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王(文王、周公)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希望通过学习六经中的教诲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并期待这种精神能够在现世得到复兴。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礼乐制度和圣贤文化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珍视,以及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声。
好士不论亲与疏,绝甘分少宁求馀。
孔程一见便倾盖,欢如故旧其非欤。
世多奇俊无南北,平昔可曾致佳客。
吾乡良友无出君,二仲之交犹欠一。
青溪人瑞名闻扬,剑气上射牛斗光。
淋漓笔下走风雨,其势浩浩声浪浪。
双鹄俱堪侪野鹤,宜与翱翔天地廓。
一为羁羽一仝巢,羁者飞来慰寥寞。
人生遇合天实为,远方朋来从尔思。
但亲益友非损友,何间新知与旧知。
吾侪气臭在投合,有来馆粲须延纳。
不妨北海常开樽,岂但休源乃施榻。
我家有竹门可款,植此不徒悦俗眼。
批风抹月待嘉宾,绝胜肉食供朝晚。
嵇吕交情虽似漆,千里相遇难再得。
何如耆俊里社仝,时得亲薰才学识。
《和野渡为青溪赋》【宋·卫宗武】好士不论亲与疏,绝甘分少宁求馀。孔程一见便倾盖,欢如故旧其非欤。世多奇俊无南北,平昔可曾致佳客。吾乡良友无出君,二仲之交犹欠一。青溪人瑞名闻扬,剑气上射牛斗光。淋漓笔下走风雨,其势浩浩声浪浪。双鹄俱堪侪野鹤,宜与翱翔天地廓。一为羁羽一仝巢,羁者飞来慰寥寞。人生遇合天实为,远方朋来从尔思。但亲益友非损友,何间新知与旧知。吾侪气臭在投合,有来馆粲须延纳。不妨北海常开樽,岂但休源乃施榻。我家有竹门可款,植此不徒悦俗眼。批风抹月待嘉宾,绝胜肉食供朝晚。嵇吕交情虽似漆,千里相遇难再得。何如耆俊里社仝,时得亲薰才学识。
https://shici.929r.com/shici/IDYHAc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