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卿,罗长卿,朝朝打鼓捷蛮兵。
一朝打发蛮兵去,千门万户乐太平。
罗长卿,罗长卿,朝朝打鼓捷蛮兵。
一朝打发蛮兵去,千门万户乐太平。
这首元代无名氏创作的《安乡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从战乱到和平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罗长卿”这一角色,展现了地方官员在维护地方安宁、平定边疆动荡中的重要职责。首句“罗长卿,罗长卿,朝朝打鼓捷蛮兵”,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生动地刻画了罗长卿每日击鼓告捷的场景,既表现了他的勤勉与果敢,也暗示了边疆战事的频繁与紧张。
接着,“一朝打发蛮兵去”一句转折,形象地描绘了战事结束的瞬间,仿佛是时间的暂停,战争的阴霾被一扫而空。这不仅意味着军事行动的成功,更象征着和平的降临。
最后一句“千门万户乐太平”,将视角拉回民间,通过“千门万户”的广泛视角,展现了战争结束后,整个社会沉浸在和平与欢乐之中的景象。这里的“乐太平”不仅指物质层面的富足,更是精神层面的安定与满足,体现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体而言,《安乡谣》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成功地传达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过程,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珍惜之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
为官恐是陶彭泽,爱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
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人言爱竹有何好,此中难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