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内神皋北斗坛,上清宫阙出云端。
层崖鸾去箫声远,白昼龙归玉殿寒。
浩荡几人同选胜,阴晴千克此凭栏。
向来何处皈依地,应笑浮生一宰官。
封内神皋北斗坛,上清宫阙出云端。
层崖鸾去箫声远,白昼龙归玉殿寒。
浩荡几人同选胜,阴晴千克此凭栏。
向来何处皈依地,应笑浮生一宰官。
这首明代陈向廷的《登白岳》诗,描绘了作者在白岳山的登高所见,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封内神皋北斗坛,上清宫阙出云端”以“神皋”、“北斗坛”、“上清宫阙”等词语,营造了一种神圣而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白岳山的神秘与庄严。接着,“出云端”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宫阙凌空而立的壮观景象,仿佛仙境一般,令人向往。
颔联“层崖鸾去箫声远,白昼龙归玉殿寒”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层崖”、“鸾去”、“箫声”、“白昼”、“龙归”、“玉殿”等意象,既描绘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又融入了神话色彩,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生动。特别是“箫声远”与“玉殿寒”,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冷,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颈联“浩荡几人同选胜,阴晴千克此凭栏”则转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叹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却也意识到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的人并不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阴晴千克”四字,既指天气的变化无常,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尾联“向来何处皈依地,应笑浮生一宰官”则是诗人对自身身份与追求的反思。他自问是否曾经寻找过心灵的归宿,是否真正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最后的“应笑浮生一宰官”,既是对自己的调侃,也是对世态炎凉的讽刺,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综观全诗,陈向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