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分咏罗汉松七排》
《分咏罗汉松七排》全文
清 / 陆翰芬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罗汉何年化古松,西来佛祖剩遗踪。

散花天女梅为友,玉版禅师竹正宗。

竺国原留尊者号,秦官曾赐大夫封。

却因华盖留缨络,惯向寒山听鼓钟。

霜雪不移真色相,烟云长护怪形容。

三千世界同瞻象,十八名中此伏龙。

顶上圆光明月照,半空梵语好风从。

和南礼拜无量寿,乞与人间作颂恭。

(0)
鉴赏

这首诗以“分咏罗汉松七排”的形式,描绘了罗汉松的形态、历史以及与佛教文化的关联。开篇“罗汉何年化古松”,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罗汉塑造成古松的形象,赋予其历史的深度与时间的沉淀感。接着,“西来佛祖剩遗踪”一句,点明了罗汉松与佛教的渊源,暗示其可能承载着某种神圣或超自然的意义。

“散花天女梅为友,玉版禅师竹正宗”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进一步丰富了罗汉松的形象。天女以花散落,象征着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梅作为其朋友,暗示了其高洁与坚韧的品质。而“玉版禅师竹正宗”则通过禅师与竹的联系,强调了其在精神层面的纯净与正直。

“竺国原留尊者号,秦官曾赐大夫封”两句,分别提及了罗汉松与古代印度(竺国)及中国的关联,前者强调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后者则展示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荣誉。

“却因华盖留缨络,惯向寒山听鼓钟”描绘了罗汉松在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状态,华盖象征其庇护之下的庄严,而寒山听鼓钟则体现了其与自然与宗教活动的融合。

“霜雪不移真色相,烟云长护怪形容”两句,赞美了罗汉松不畏严寒、保持本色的品质,同时也强调了其周围环境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三千世界同瞻象,十八名中此伏龙”则表达了罗汉松在更广阔的世界观中的地位,以及其在佛教经典中的特殊象征意义。

“顶上圆光明月照,半空梵语好风从”描绘了罗汉松在夜晚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与佛教教义的内在联系。

最后,“和南礼拜无量寿,乞与人间作颂恭”表达了对罗汉松的敬仰之情,希望将其美好的形象和精神传递给世人,作为颂扬和学习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汉松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深刻地融入了佛教文化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翰芬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朱云岩司谏

琐闼仙郎冰玉姿,襟怀好似杜拾遗。

孤忠时上皂囊疏,馀兴春吟白雪诗。

南国三年行报政,倾城饯送车马盛。

几番飞梦绕亲闱,彩衣今喜逢家庆。

春酒高堂何限情,东风引棹上玉京。

晓漏还随鹓鹭入,朝阳共听凤凰鸣。

圣皇纳谏同尧舜,山甫之职当补衮。

君看千年青史上,惟有忠孝流声远。

(0)

送指挥邓安守备真定二首·其一

射策占高名,分符镇列城。

军声千里振,智术万人惊。

坐拥青油幕,行巡细柳营。

祗今须将略,慎勿厌谈兵。

(0)

和待隐园二十咏·其十七

冰添渠水分馀润,风到松林却半回。

进退有机饶自得,更于何处见胚胎。

(0)

送陈幕府之建宁

仕国知君有蕙心,青丝五两拜恩深。

作宾若愧风开帐,案令休猜土化金。

衙鼓鼕鼕公座晓,籧腔切切故乡音。

行舟落雁芦花岸,先把官箴次第寻。

(0)

题四皓

泥涂四老翁,伏腊商山侧。

不堕留侯机,安使汉庭识。

天子惊且疑,梦寐见颜色。

颓衰挟痴儿,隐祸顿销息。

一言系炎鼎,表表人臣极。

非无经国资,所志在逃匿。

冥鸿奋高秋,习习快两翼。

岂知觊觎人,有恨填胸臆。

神器匪私授,造化良可测。

白云方英英,紫芝窅无迹。

(0)

从仙游行入黑水谷五里草房凹作

谷口寻源入渐深,回峦相接昼阴阴。

屿禽掠水应愁下,野鹤穿云太不禁。

暝接草房烟漠漠,树当若岫绿森森。

重游始得名山趣,老去翻惭少日心。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