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真一酒,并引》
《真一酒,并引》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

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

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

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0)
注释
乳泓:形容泉水清澈如乳汁。
醉:此处比喻蜜蜂被先生的气质吸引。
阴阳足:指农作物生长良好,阴阳调和。
表里清:形容器物内外都干净整洁。
红有晕:形容朝阳照在脸上泛起红晕。
入髓散无声:春风温柔地渗入骨髓,悄无声息。
东坡老:指苏轼,以其在青州任职时的雅号。
青州从事:古代官职名,此处用来赞美诗人的品格。
翻译
拨开雪花和云层,发现了一处清澈的泉水,蜜蜂似乎也被先生的魅力所吸引。
稻谷低垂,麦子挺立,阳光充足,器物洁净,泉水新鲜,内外都透着清亮。
朝阳照耀,脸庞微红,周围有淡淡的光晕,春风悄无声息地渗透到骨髓深处。
在人世间,他就像真正的苏东坡那样,有着高尚的品格,被赋予了青州从事的美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开篇“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两句,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这里,“拨雪披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探寻与享受,而“得乳泓”则指代酒,可能是指清晨露水蒸发形成的淡雅液体,也可以理解为纯净如乳的美酒。蜜蜂在此环境中也似乎被这宁静愉悦的气氛所感染,欲醉先生,则更显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赞美。

接着,“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两句,更进一步展示了大自然的丰饶与诗人的生活状态。稻谷和麦子在适宜的阳光雨水中生长得十分茁壮,而“器洁泉新表里清”则描绘了一种纯净无瑕的生活境界。

第三句“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捕捉了早晨阳光与春风给人带来的温暖与舒适。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的情感,却通过景物传达了一种内心的愉悦。

最后两句“人间真一东坡老,與作青州从事名”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况与自诩。苏轼以“东坡居士”的别称自命,这里他将自己比喻为人间仅有的一个“东坡老”,而“与作青州从事名”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某些文学或官宦生涯中的成就,表达了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与生命乐趣的状态,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三

湛湛澄澄,孤明历历,未是到家消息。

直饶尽底掀翻,不留朕迹,其奈参天荆棘。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八

市行高下不须疑,问著平人自得知。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0)

寿禅师悟道颂

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九

鸩鸟毛,蛊毒水。毒不伤人,何妨服饵。

只有这些儿,含毒喷人,深入骨髓。

三世诸佛畏之如兔见苍鹰,历代祖师远之如龙怖金翅。

唯有活衲僧,嗜之如鼎味,粉骨碎身犹未已。

贪他底,著他底。佛也如何救得你。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六

骨瘦如柴,机深似井。划地为牢,酷行商令。

儿孙无地雪深冤,烧炷兜娄苦告天。

(0)

颂古十六首·其七

行主无人能赛,姐姐更是好手。

腾身百尺竿头,打个背翻筋斗。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