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
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
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
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
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
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
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开篇“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两句,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这里,“拨雪披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探寻与享受,而“得乳泓”则指代酒,可能是指清晨露水蒸发形成的淡雅液体,也可以理解为纯净如乳的美酒。蜜蜂在此环境中也似乎被这宁静愉悦的气氛所感染,欲醉先生,则更显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赞美。
接着,“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两句,更进一步展示了大自然的丰饶与诗人的生活状态。稻谷和麦子在适宜的阳光雨水中生长得十分茁壮,而“器洁泉新表里清”则描绘了一种纯净无瑕的生活境界。
第三句“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捕捉了早晨阳光与春风给人带来的温暖与舒适。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的情感,却通过景物传达了一种内心的愉悦。
最后两句“人间真一东坡老,與作青州从事名”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况与自诩。苏轼以“东坡居士”的别称自命,这里他将自己比喻为人间仅有的一个“东坡老”,而“与作青州从事名”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某些文学或官宦生涯中的成就,表达了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与生命乐趣的状态,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鸩鸟毛,蛊毒水。毒不伤人,何妨服饵。
只有这些儿,含毒喷人,深入骨髓。
三世诸佛畏之如兔见苍鹰,历代祖师远之如龙怖金翅。
唯有活衲僧,嗜之如鼎味,粉骨碎身犹未已。
贪他底,著他底。佛也如何救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