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四皓》
《题四皓》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古风

泥涂四老翁,伏腊商山侧。

不堕留侯机,安使汉庭识。

天子惊且疑,梦寐见颜色。

颓衰挟痴儿,隐祸顿销息。

一言系炎鼎,表表人臣极。

非无经国资,所志在逃匿。

冥鸿奋高秋,习习快两翼。

岂知觊觎人,有恨填胸臆。

神器匪私授,造化良可测。

白云方英英,紫芝窅无迹。

(0)
鉴赏

这首诗《题四皓》由明代诗人夏良胜创作,通过对四位隐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权力的淡然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泥涂四老翁,伏腊商山侧”描绘了四位老者隐居于商山,远离尘嚣,过着简朴的生活。接着,“不堕留侯机,安使汉庭识”赞扬了这四位老者的智慧与隐逸,他们没有像张良那样直接参与政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影响了汉室的兴盛。这种智慧和策略,使得天子既感到惊讶又心生敬意,甚至在梦中也见到了他们的身影。

“颓衰挟痴儿,隐祸顿销息”进一步描述了这四位老者的影响力,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行为,化解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保护了国家的安宁。接下来,“一言系炎鼎,表表人臣极”强调了他们的言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如同掌握着国家的命运,达到了人臣的极致。

“非无经国资,所志在逃匿”则揭示了这些老者并非没有才华和能力,而是选择了逃避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选择体现了他们对权力的淡泊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冥鸿奋高秋,习习快两翼”以大雁的形象比喻这四位老者,它们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象征着他们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而“岂知觊觎人,有恨填胸臆”则讽刺了那些心怀不轨、渴望权力之人,表达了对真正隐士的尊敬和对权力欲望的批判。

“神器匪私授,造化良可测”强调了权力不是个人所能随意授予或剥夺的,它遵循着自然法则。而“白云方英英,紫芝窅无迹”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象征着四位老者的高尚品德如同白云般纯洁,如同紫芝般难以寻觅,表达了对他们高尚人格的赞美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四位老者的隐逸生活和高尚品质,以及他们对权力的淡然态度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挽王厚斋尚书·其三

文献遗诸老,风霜鲁殿馀。

斯人不可赎,吾道意何如。

永念年家好,曾联选部居。

无由陪缟送,东望泪沾裾。

(0)

南岳魏监庙曩自请奉祠恬于声利十馀年来益闭户读易人罕识之余托姻且契比来吴惠教五绝笃叙故旧情谊蔼然用韵复寄不足酬盛意·其四

阿囝离鸾嗟嘱耳,谁陪老妇祭瓶盆。

二雏幸足宽怀抱,共说河汾有外孙。

(0)

四安道中所见·其四

何事区区外谍光,五浆先馈岂其当。

尽渠争炀仍争席,物我而今已两忘。

(0)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祷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稚呼舞皆曰神之赐也某既拜贶又明日以神归念无为神报者乃作送神之诗七章以侈神功且又以祈焉·其三

五神萃止足精神,迅发风霆一欠伸。

能事莫嫌相迫促,门前多少望霓人。

(0)

信阳道中避暑

下马汤家市,前村数里赊。

败篱瓜少蔓,簇舍豆先花。

放袖从风入,停鞍待日斜。

欲知为客恨,更久不成家。

(0)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一

漫郎古邑埋蒿莱,五柳合抱何人栽。

浯溪未作天宝颂,爽气已压南昌梅。

苏公邓公先后到,一时玉立高嵬嵬。

扁舟载酒渡江水,千山软翠昏楼台。

洼尊抔饮追太古,云荒石老无纷埃。

归来玉署念赤壁,侧身西望银涛堆。

英辞杰句相震发,尚记野鸟窥空罍。

只今却数未百载,虫篆想见留岩隈。

中原膻腥杂夷夏,淮北城垒生莓苔。

公乎天与济世具,曷不手引枭鸾开。

空遗笔力配元祐,顿觉纸上千军摧。

禁中颇牧知在即,号令前日颁风雷。

丹青元向大羽出,貂蝉要自兜鍪来。

数公文字虽胜绝,莫使变作离骚哀。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