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钟。
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钟。
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情深厚和生活美好的赞颂。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官员将缝制好的衣服送给远方的朋友,并放弃了自己的肉食,心怀归念地带着家信回到颍谷。这两行诗通过具体的物品和行为,传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关照。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钟。"
随后的两句则表露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宽容和支持的欣慰。在这里,“闻道平反”指的是朋友间能够直言真理并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接纳,而“供一笑”则是对这种深厚友谊的肯定。"会须难老待千钟"表达了愿意长久地等待着那份珍贵的情谊,像品尝美酒一样慢慢享受。
"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这一对比鲜明的句子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友情的主题。在这里,“火前试焙分新胯”是指在寒冷的冬日里,用火烤热新制成的皮革鞋,这是一种温暖和关怀的行为;“雪里头纲辍赐龙”则描绘了作者在积雪中品尝美酒,宛如龙涎般甘醇。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感受到朋友间温暖和欢乐。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最后两句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经历了这番情谊交融之后,从此以后在家中与亲朋好友相聚就如同真正的兄弟一样。而“一瓯林下记相逢”则强调了这种难忘的邂逅和美好的时光应该被永远铭记。
整首诗通过温馨的情感、生动的事物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间真挚情谊的赞美,以及他对于生活中那些小确幸的珍视。
平夷老人发两肩,哀哀泪落古城烟。
岁收斗粟输田赋,日向诸邻乞米钱。
风雨饥寒趋路侧,子孙流落避兵年。
青春有伴难还土,白首无家尚戍边。
官里征徭何日已,军中苦乐古来偏。
魂惊战鼓心犹怯,臂中飞弧肉尽穿。
独去负戈巡气砦,谁来销甲种春田。
朝廷德意思柔远,阃幄谟猷在识先。
夷狄本为王者外,卒徒能受帅师怜。
敢愁沟壑填衰谢,只拟封疆息秽膻。
我愿麾前法唐将,筹边有策到今传。